王会是畴前的贵州明军世袭千户,大西军在孙可望的带领下自四川入黔后,他领兵归降,以是严格来讲,王会是明军的建制派。而艾承业等人则是大西军出身,畴前就是造明朝的反,天然的和明军建制派有抵触。若不是有着共同的仇敌,很难说他们会不会拔刀相向。
自建昌方面得知承平军光复南都后,庆阳王冯双礼便遣使奥妙前去南都。使者是畴前大西军四王子之一延安王艾能奇之子艾承业。艾能奇带去了冯双礼给唐监国的上表,同时要求周士相能够出师夔东攻打重庆,建昌方面则从川南建议反攻,管束成都清军,以求光复全川。上表,自是表态建昌方面今后不再奉永历为天子,改尊唐王。这也是各地明军除忠贞营和摇黄十三家以外,最早且主动表达和承平军合作的军事力量。
拥永历和奉定武的两派军将气力差未几,谁也压服不了谁,终究,决定权自是转在了建昌明军之首、庆阳王冯双礼身上。
只是吴三桂虽率主力北上伐清,可云贵却仍留有很多兵马,以是对于承平军能不能篡夺贵阳,冯双礼也吃不透。承平军隔着甚远,吴军却就在四周,倘若真要按周士相的意义办,无疑就是宣布建昌方面完整和永历朝廷,和吴三桂分裂。如果承平军能拿下贵州,那自是没有话说,万一拿不下,吴军定然会向建昌抨击,到当时,凭这瘠薄的三府之地和数千饿兵,建昌能撑到几时?
“让我去反对朱由榔?!”
广西承平军建议入黔之战前,周士相便命军情司给建昌的庆阳王送去了他的亲笔信,信中的内容是要求冯双礼能够在承平军入贵以后,调派兵马攻略川中的叙州、泸州、嘉定等地,堵截贵阳和重庆的联络,如有能够,还需管束经过四川援救贵州的吴军。
争论的启事在于吴三桂举兵反清以后,对于建昌方面一向持安抚态度,乃至还默许了建昌明军对乌蒙和马湖两府的占据。朱由榔也给冯双礼连下两道圣旨,要求其和吴军合作,这就使得冯双礼有些踌躇。当日,他派艾承业去南都是因为永历弃国,云贵皆失,建昌独木难支,故而需求承平军的帮忙。现在,吴三桂部的清军摇身一变成了明军,四川巡抚高民瞻也成了永历朝的四川巡抚,畴前的仇敌一夜之间成了友军,这就让冯双礼有点不晓得如何办了。不但如此,建昌方面还因为吴三桂的让步,获得了乌蒙和马湖两府养兵。这两府虽说也没甚么人丁粮食,但如何也能安设一些军将和家眷,以是相较远在江南的周士相,近在天涯的吴三桂对建昌明军的恩典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