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陆战精锐,却短于海军。若二位能补齐王之短,则齐王必重用二位。”
见叔叔同意,郑缵绪也咬牙道:“郑经不仁,就不要怪我们不义!我们归去宰了杨英,带海军投奔齐王殿下!”
郑鸣俊说干就干,当下就带着冯锡范和侄儿趁夜潜回金厦。郑经那边也早已派人赶回金厦给杨英传令,要他奥妙捕杀海军中忠于郑泰的将领。郑鸣俊等人赶到时,杨英正在动手此事,不过因为海军分驻思明和金门两地,别的另有一些战船在别的岛屿上,因此他一时没有体例将军中忠于郑泰的将领一网成擒,只能先处理思明和金门两地的。为了制止有将领看出非常,导致生变,杨英对外宣称奉王爷郑经和建平侯郑泰之命调集诸将商讨征讨台湾之事,定于诸将到齐后再行抓捕。这一担搁,倒是给了郑鸣俊、冯锡范机遇。
“事不宜迟,我们得顿时赶回金厦,要不然让郑经先脱手抓了我年熟行下那些人,这事就得黄了!”
情愿跟从郑鸣俊叔侄北上的海军将领稀有十位之多,仅思明和金门两地军港就有大小战船500多艘和一万多士卒呼应。留下来的战船不过200多艘,现在也是民气惶惑,不知产生何事。
郑鸣俊嘲笑一声,喝道:“你且先问国姓是否宽恕郑经阿谁孝子!”
金厦,已然成为不安之地。
福州,周士相接报金厦海军俄然兵变,北上来投的动静后,当真是又惊又喜,等得知此事竟是冯锡范一手促进,不由感慨:“冯锡范这一剑,真是无血啊。”
郑鸣俊等人奥妙潜回金厦后,顿时联络郑泰部下那些将领,诸将一听建平侯竟被郑经殛毙,个个义愤填膺,纷繁叫唤要为侯爷报仇。郑鸣俊趁机说道他欲带诸将北上投奔齐王殿下,诸将均不反对,奥妙将家眷人等接至船埠。郑缵绪想处理掉杨英,将海军全数带走,冯锡范却劝止于他,称杨英已得郑经秘令,定有防备,现在去杀他不是智者所为,万一擒虎不成反被虎伤,那就更是得不偿失。郑鸣俊也不想多肇事端,也劝止侄儿不要义气用事,他们已经联络了海军大部,其他那些走与不走也无关大局了。郑缵绪无法只能按下心头肝火,和叔父分头行事。
陈永华和洪旭也被这动静惊得说不出话,二人只觉局势恐怕已去。
冯锡范压服了郑鸣俊和郑缵绪,他奉告这叔侄二人一个最简朴不过的事理,以他二人现在的地步,不管去投哪一方,都不会被看重,因为他叔侄二人已经是究竟上的“丧家之犬”。但如果他叔侄二人能够铤而走险回金厦,带领忠于郑泰的海军前去投奔,那无疑他们的分量和职位就会大大获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