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守城[第1页/共4页]

从潮州调到新会的那300多绿营兵都是海军出身,周士相入城后一时没顾得上他们,也对他们的忠心抱有疑问,故而让他们也充当夫役,待城墙修补结束后再行安排。(未完待续)

新会扼守广州南大门,间隔广州城又是极近,承平军占有新会必定会引来广州清军倾巢出动,为防承平军进军香山途中遭受清军反对,前日军议时,周士相已与诸将说得明白,就在这新会城与广州清军一较凹凸。当日,他清军能够仰仗新会的坚城击退西宁王李定国的数万雄师,本日,承平军亦可凭此坚城击退广州城的清军重兵。

得了二十两白银之赏,廖知县干得更加是卖力,他晓得承平军实施的公库轨制。统统缉获劫掠所得一提要充公,过后再由公库同一分发。他虽受命出任知县,但是却并无定他的俸禄。还是和别人一样吃的定粮,是以陡得二十两银子,顿时叫他欢乐不已。他本就是因“反诗”而入狱待死的罪囚,若不是承平军恐怕早就人头落地,现在不但能活命,还能当官,又能拿银子,如此功德,岂不叫他肝脑涂地。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而矣。

为抢在广州清军达到之前修补被炸毁的城墙,周士相命令将俘虏的清军及城中差役、青壮尽数充为夫役,以不顾人力的代价抢修城墙,如此一来,便使得城中青壮男人多数到了城墙工地。廖瑞祥受命出任新会知县后。便苦于青壮男人太少,不得已只能硬着头皮命令老弱妇孺尽数放逐,和承平军后营残存妇孺一起为守城筹办食品和呼应东西。

守城,必有粮食,无粮则危。

..........

诸将对此均无贰言,非论识兵与否,都知凭城死守绝对要比和清军野战来得更有掌控些。承平军没有马队,各营又多是新卒,比不得广州清军精锐,更何况广州的汉军旗另有马队,倘若不能仰仗新会城击退清军,清军是必会在承平军进军香山时予以打击,届时,只怕凶多吉少。

新会全城总动员时,周士相也没闲下来,不时上城巡查,又或是与诸将商讨守城事件,他晓得逃出去的清军必定会向广州陈述新会失守动静,广州那边也定会在第一时候派兵马掠取新会,不然,这新会城就会跟把刀子似的顶在广州清军的咽喉上,使他们食难下咽。换作本身,也定是要倾尽尽力夺回新会的,要不然,也不需承平军有其他行动,只需派员西下联络李定国,广东局面就要刹时窜改了。

承平军攻陷坚城,大败清军,全营高低皆是士气昂扬,虽有圭峰山后营折损惨痛,但死伤多为老弱妇孺,必然程度上使得承平军卸下了不小承担,故固然将士多心有伤痛,但对于领军者而言,不免有轻松之感。周士相不是贤人,对死去的人,他当然是怜惜,但人死不能复活,活人还要向前看,如此一来,没了后营这块大承担,承平军的矫捷和战役才气便能够大大进步,这让他死守新会击退清军的动机提了很多底气。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