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恩从南雄冒死突围,方捡回一条性命。突围后,因不耻罗成耀为人,便去投都督李元胤。时有大寇杨大甫被永历朝廷招安屯居梧州,常常劫夺行舟,殛毙来往军使掠取贡物。李元胤上疏,请永历帝召杨大甫入见趁机诛杀。君臣喝酒之间,永历诘问杨大甫,杨大甫大怒之下竟想顺势挟制永历帝投清。一旁侍饮的马吉翔等人失声跑掉,李光恩却在后一脚把杨大甫踹个大马趴,把他逮住缢杀于船外。是以功深得李元胤信赖,提为中军参将。
行刑之前,李元胤只提了一个要求,便是让本身穿上大明朝服,耿继茂允之。元胤穿戴结束后便向西南边向膜拜,而后哭叹道:“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言毕,耿继茂不耐挥手,刽子手大刀落下。
李元胤死时,永历朝廷已经靠近于崩溃,从上到下是一片混乱。清军占据广州和桂林,情势当然危急,但在两广地区南明另有一些军队扼守着残疆剩土,总兵力也远超清军,但是永历帝朱由榔生性脆弱无能,一有风吹草动便“起驾”避祸。他从梧州窜往南宁时,底子没有作留守处所的任何摆设,像浅显百姓一样只知逃命要紧。“移跸”后,梧州竟然“空城三月”,次年正月孔有德遣右翼前锋马骥领受梧州,仲春命总兵马蛟麟镇守该地。跟从永历帝避祸的只是内阁大学士严起恒、锦衣卫马吉翔、寺人庞天寿等少数官僚。因为撤退时的漫无构造,乱兵乘机劫夺,一些故意跟随朝廷的官员也缠足不前。本来堆积于两广的朝廷和处所官员大有树倒猢狲散之势。除了镇西将军朱旻如在昭平县同清军搏斗而死,被撤职的朝臣汪皞投水他杀以外,其他未随驾的官员有的降清,有的窜入深山,有的剃发为僧。
清军攻城前,先派数十名间谍暗藏于城内,命他们除夕早晨放火燃烧鼓楼,然后趁明军慌乱救火之际翻开文明门,清军主力随即突入城内。明总兵杨杰等匆促应战,被清军击败,杨杰和副将萧启等十余名将领被杀,总兵董垣信被活捉。守军马兵二百余名、步兵六千余名皆战死,城内住民被清军搏斗殆尽。攻占南雄以后,清廷所派广东巡抚李栖凤即入城扼守。顺治七年正月初三日,尚可喜、耿继茂带领清军由南雄解缆,初六日抵韶州府,宝丰伯罗成耀不思抵当却带领兵将和道、府、县官一起南逃,成果清军未遇任何抵当即占据韶州。
此章首要先容忠烈李成栋义子李元胤,虽有充数之疑,但此人骨头不成不交代,可不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