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们忘了隆武帝吗![第1页/共4页]

南明已经是日幕西山,地盘就剩了西南数省,明眼人都看出这明朝算是完了,现在也就是苟延残喘,清朝坐江山是铁板钉钉的事,故而周士相也没筹算为明朝守节,日子就这么过着吧,等哪天广东局面完整稳定下来,他筹算去插手大清的乡试,好歹也要考个举人返来,如果老天真遂人意,能让他周士相高中进士,那可就真是祖坟上冒烟了。

父母妻儿的骸骨早已不见,人间那里另有凭悼之地!

不知何时,周士相转成分开了这两座空坟。

初期,清军只是吃那些浅显人家,有功名在身的倒是能够躲过这劫,但是到了厥后,有功名也好,没功名也好,在清军的眼里都成了能够吃的肉。

............

周士相十八岁那年,周善元和何氏眼瞅着儿子大了,功名临时没法考,便生了抱孙的心机,找人筹措着为他说了门婚事,对方是城中开米铺的赵家闺女,家道殷实,长得也好,若不是周士相有着秀才的功名,将来大有出息,赵家是如何也不会把闺女嫁到周家的,毕意跟赵家比起来,周家也实在是穷得短长。

怎料人算不如天年,谁也没想到都快垮台的南明竟然在顺治十年又打回了广东,次年明军主帅李定国又亲身率军来攻,一下就把新会县城给围了,这一围就是足足八个月!

一家五口,就剩了周士相一人,这还是老婆赵氏死前苦苦要求,清兵这才放了他一马,不然,也是难逃一死。

周士相,既然你没了血性,那就让我这个厥后报酬你重塑脊梁骨吧!

再说,周士相固然是明朝的秀才,但是清朝也承认他的功名,该得的好处一样不差,乃至较明朝比拟,这清朝的官府对他们这些有功名的读书人还格外看重。

为了守城,清军将领命令搜刮城中统统粮食,清兵挨家挨户劫掠,住民家无余粮,只能掘鼠罗雀为生,比及厥后更是以河中浮萍、地上清草为食,就如许,清军也不放过对城中百姓的搜刮,动辄突入住民家中大肆搜掠,如果瞥见百姓家中有口吃的,立时便是屠刀挥下。

至于甚么胡虏不胡虏、华夷不华夷的,不是他这个小小秀才应当考虑得事,那明朝天子都死了几个,那么多大臣将军都死了,地盘也是越打越小,他一小秀才气做甚么?顺天应人,顺天应人吧。

...........

上有老,下有小,家不足粮,不恰是百姓们一辈子都盼着的好日子么。只要刀不架在自个脖子上,只要自家日子能过得下去,谁个吃饱了撑得去和拿刀的冒死,替老朱家卖力去。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