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有岗三,即北固山、金山和焦山,三山皆设有炮台。因为长江在此地转向东南边,呈现较着的淤积,江面在唐朝为四十里宽,宋朝缩减为十八里,至明末更不敷六里,水流益加迅急,故称“京口之渡,天下最险”,北面特别水浅而急,倒霉行船;南面则有三山连亘,守之便若控天险。
甘辉又建议道:“不过瓜洲上游另有木浮营,除了阻断飞行外,亦设有火炮,我去取北新洲,可让余新和魏大龙领兵上行破木浮营。两处都到手后,我们便直攻鞑子水营,将他堵在港口里,用北新洲和木浮营的炮去轰他们。”
张煌言等都说没有题目,此策已是最好。周士相便一锤定音:“既无定见,那明日辰时进兵,夺了江防天险,破他鞑子水营,待上游雄师一到,本国公便过江去会一会福临小儿!”(未完待续。)
葛义早有筹办,已经挑了六百多精于水性的兵士待命,此中一半都是镇江新降之兵,恰好让他们卖力表示。
“镇江情势险要,连岗三跨据大江,古来皆为用兵之地。鞑子若要渡江,上游须从采石矶,下流便要从瓜州渡京口……”
钱,周士相现在有很多。打下南京后,承平军通过搜杀满城和汉奸官绅产业,共得白银一千八百万两。周士相号令将这批白银全数归入公库,等监国达到南京后即行锻造大明元宝银元,在承平军节制地区尽力推行新银元和粮票制。在赋税不缺的环境下,打造海军乃至水兵,最起码必须包管长江的制航权在手,已是周士相和幕僚将领们的分歧认知。如果现在手头有一支郑胜利那样的强大海军,周士相便底子不会对清军的所谓江北水营感到毒手,乃至都不必亲至镇江批示肃除这颗毒瘤。
在攻取南京的第五天,周士相就组建了承平军的江南海军,以甘辉、余新所部郑军将士和从金砺追击下逃出来的浙军余部为主,别的还吸纳了江宁水营的一些清军,搜刮了高低流船只,堪堪建成了一支海军,不过量以民船为主。若不是从清军那边获得了他们从郑军处缉获来的十几条大海船,这海军怕是连江西鄱阳湖上的水匪都不如。再想到郑胜利麾下的几千条战船,周士相对于组建属于承平军的强大海军更加感到火急起来。
周士相不习水战,张煌言、甘辉、余新等人倒是此中妙手,以是他没有自发得是的直接批示,或是学后代某秃顶一样乱下号令,而是将攻打江北水营的权柄罢休交给张煌言和甘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