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四章 达素遣使[第1页/共3页]

回到厦门后,原弘光朝太常博士、永历朝太仆寺少卿沈光文自东番返来,向延平王进言:“金门寸土,不敷养兵;厦门丸城,奚堪生聚?”

不过闽地出身出将还是出言反对,各将群情不一。分歧意出兵东番的比同意的要多,有将领更是提出和广东联兵合取福建,这如何也要比去东番,阔别大陆要强。有将领更是心下担忧,去了东番,还如何抗清,如何答复大明?

最后,延平决定世子郑经守厦门,辅以洪旭、黄廷等将,与洪旭之子洪磊、冯澄世之子冯锡范、陈永华之侄陈绳武三人调剂各岛戍守事件。

延平向来判定,威望又重,诸将只得奉令。延平命令全军当即大修船只,只等年后出兵东番。然就在军议后的第六天,却传来了南都被承平军光复的动静。紧接着南都就有周士相的使者前来,奉告延平,甘辉、余新等郑军将士已被挽救,现在正在江南和清军战役。周士相邀延平再入长江,两军会师南都,共奉唐王号令天下,摈除满鞑。

南都光复的动静令得金厦军民为之欣喜鼓励,得胜的颓废一扫而空,两岛鞭炮之声日夜不断。鲁王朱以海在病榻上闻讯后,泪流满面,要世子朱桓扶他起来向着孝陵方向长跪。宁靖王朱术桂、泸溪王、巴东王等明朝宗室亦是冲动,一个个在那如小孩般又跳又喊。

从南京败退回到金厦后,郑军的气力仍然很强大,固然经心练习了几年的陆兵丧失很大,特别是铁甲兵根基丧失怠尽,但海军倒是丧失不大。但是此次北伐却耗损了金厦数年积储,郑军有效节制的本地岛屿底子再没法支撑这么一支庞大军队的后勤供应,故延平王尚在崇明时就开端考虑进军东番,以求为金厦军民获得一块能够安定的按照之地。

吴豪的定见很较着,他分歧意去和占东番。宣毅前镇将黄廷也道:“东番那处所,听人说是很大,但我等大多都未畴昔看过,不知景象是否失实。红毛夷的炮火虽短长,这个倒是不怕的,只是我们的海船太大,若进东番则必须在红毛夷的炮台前过,这不是听凭红毛夷打吗?”

两个大将的发言让延平王眉头微皱,这时建威伯马信却开口说道:“藩主考虑的是我们金厦太小,军民又多,难以凭之久据鞑子,以是想先固按照,再壮枝叶,此是万全之策。我马信是北人,对东番真假不知,但以人事而论,蜀地另有高山峻岭,兵将尚可攀藤而上,卷毡而下;长江有铁缆横江,都可用火烧断,以是红毛夷虽狡猾,安插周到,莫非真没体例破他们?....今我军在南京得胜,军心影响极大,将士们都担忧金厦立不住,故信觉得,不如派一军前去探路,倘可进取,则并力而攻;如果红毛夷真的短长,倒霉进取,那我们再作筹议,亦未为晚。”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