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一章 太宗诸子[第2页/共3页]

布木布泰越听越恼,可一扫非两黄旗的那帮王公贝勒时,心倒是一下凛了起来,因为那帮人一个个脸上都有喜色。那喜色,没有对着她,倒是对着索尼、鳌拜他们!(未完待续。)

杰书见天子脸有喜色,担忧皇上起火倒霉病情,忙安慰几句。遏必隆此前在山西忙于查抄皇商产业,将已经能跑马的国库再次充分,此功不比率领雄师攻城略地差多少。顺治也晓得遏必隆是老成之人,比多尼和罗可铎要无能很多,有他去潼关镇守,想来也能将吴三桂挡住一阵子。

他们要干甚么,要反了天吗!

对于母后让遏必隆去潼关一事,顺治并没有甚么不快,倒是鳌拜微微皱了皱眉。

太后叹了口气,将手中范文程的折子缓缓放在了桌面上。

索尼、鳌拜、苏克萨哈等两黄旗大臣也都与会,顺治在西山听费扬古说母后召开议政集会后,微叹了口气,并没有多说甚么。

言语最狠恶的韬塞是太宗天子现存于世的最小一个儿子,只比顺治小一岁。不过哥哥是天子,他却只是一个三等镇国将军,连个红带子都不如,是以早就对太后布木布泰和顺治心有怨意。这一次在四哥叶布舒他们的鼓励下终是忍耐不住,一通言辞不但将锋芒直指九哥无能,更将锋芒指向布木布泰,指她几年前未能及时制止顺治打压两白旗,遂变成两白旗阵前反叛,导致数万将兵士败的悲剧。

顺治也感觉这事不对,但是他现在也没体例兼顾到潼关逼问罗可铎和李国英西安城到底产生了甚么事,只得临时按下肝火,也没法下旨斥责罗可铎和李国英,毕竟眼下还要他们守在潼关。

苏麻有些担忧道:“太后,皇上不回宫,这朝廷的事如何办?”

“太后已令遏必隆赶往潼关,皇上不必过于担忧。”

顺治是在运河上接到西安失守急报的,和江淮情势比拟,陕西那边算是岌岌可危了。

太后没有指责儿子不睬军国大事去西山,群臣们也是无人敢指责,只是这满朝的大小事件却不能因为天子去了西山就不问。在顺治去西山的第二天,太后布木布泰出面调集显亲王富绥、康亲王杰书、敏郡王勒都、多罗贝勒满山、叶布舒、大学士宁完我、范文程等在京满蒙汉议政大臣及六部大小官员一百三十六人召开了议政王公大臣集会,旨在商讨如何应对眼下大清的窘境。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