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天子没有明白本身的意义,宁完我想了想,打了个比方,他道:“臣说句不入耳的,这北都城现在就如一块肥肉般,吴三桂想吞,贼秀才也想吞,谁吞了这块肥肉,谁便能号令天下,是以谁也不肯让对方吞下。这便给了我大清可趁之机,眼下的局面,吴三桂若东进,我大清要打他,贼秀才也会打他。那贼秀才和我大清打生打死,恐怕不是为了让吴三桂来捡这个便宜的吧?一样,贼秀才若北进,吴三桂亦会打他,因为他不成能让伪定武盖过他手中的伪永历的。两虎相争看得是凶悍,可两虎都谁也不能独吞,反而会相互管束,这局,实对我大清无益啊,皇上!...只要皇上肯听老臣的,用不了几年,我大清仍可一统天下!”
宁完我晓得天子的顾虑,他劝道:“皇上,臣觉得眼下朝廷用的这些汉臣都是畴前的明臣,很多人当年都降过李自成,论时令非常不堪,这类人有一个特性,便是个个怕死,趋利忘义,以是只要善用这一特性,我大清在一日,他们便忠一日。不到最后时候,皇上底子不必担忧他们会叛变。至于百姓么,一样也是趋利,朝廷对他们坏,他们便不向朝廷;朝廷对他们好,他们自是向着朝廷。罢了圈地,免了逃人,朝廷再施些仁政,叫北方这些汉人百姓得些便宜,一旦尝到了长处,这民气天然就向着咱大清。”
顺治缓缓起家,将案桌上的范文程折子表示吴良辅拿给宁完我看。
............
“有一事皇上须得看得清楚,我朝虽丢了南边,可明朝倒是分红两支,一为江宁伪定武,一为贵阳伪永历。所谓一山难容二虎,贼秀才和吴三桂都是行的曹操事,二报酬争正同必然不会相让,以是臣觉得,用不了多久,二贼必会自讧,就如当年孙可望、李定国般。是以我大清眼下局面看着是凶危,可本色倒是安定,不管是吴三桂还是贼秀才,谁都是我们的仇敌,可谁都不是我们的仇敌。”
宁完我上了年纪,眼神非常老花,阅字不便,幸亏宫中备有老花镜,当下就有寺人取了过来。吴良辅亲身打灯,宁完我一个字一个字的一一看过。
宁完我由衷说道:“文程折子所言,比老臣看得更远,也更对症下药,和他比起来,臣远远不如啊。”
顺治此话言外之意自是说眼下清廷用的汉官大半都是关内投降的明官,不比宁完我、范文程等早在关外便降了大清的汉人。大清强势时,这些汉官自是非常忠心,可大清一旦弱势,难保这些汉官不会摆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