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试过后,水患的话题浮出水面,但士子们仍然不如何在乎,神棍么,老是要危言耸听的,没见路边那些算命先生一开口,老是要先恐吓恐吓人么?甚么流年倒霉,大凶之兆的,江南多水患,蒙上个一次半次的,有啥了不起?

在府城乃至布政司地点的杭州,刘同寿的名声并没有在上虞那么清脆,但却更富传奇性。

别看在家里唯唯诺诺的很窝囊,但梁萧才不是那种能忍气吞声的性子呢。他横眉冷对千夫指,把最强力的宝贝——刘同寿给祭出来了。

“仙师容禀,他胡说八道,门生明显就……”话还没说几句,这俩人就被前面的人扒拉到一边去了,再上来的人都学乖了,晓得时候紧急,不敢多说废话,报了名字以后,直接揭示起实际的卖点来。

一人一句,无数张面孔在刘同寿面前一闪而过,声嘶力竭的话语在他耳边时起彼伏。第一批冲上来的都是读书人,这些平时最重仪表的人,现在都是衣冠不整,鞋帽倾斜,一个比一个狼狈,可他们却恍若不觉,只是拼了命的挤上前来,从各个角度找着本身跟梁萧的共同点,试图以此来打动刘同寿。

成果就是,哪怕是水患已经实在的产生了,但刘同寿在府城,乃至布政司的名声还是不如何清脆,偶有人提到,也以负面评价为主。这就是这个期间士林言论的能力了,读书人就是这个期间的支流声音,跟他们的观点悖逆,多数是讨不到好的。

“久闻上虞东隐士杰地灵,门生正成心举家移居东山,愿为仙师效驰驱之劳,只求能在仙师门下聆听教诲,肄业长进……”

不过功德不出门好事传千里,他那点破事倒是广为传播。食色,性也,士子中当然有苏子阳那种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但跟梁萧有共同爱好的却也不在少数,很多人当时就在现场,因而,梁萧非常遭了一番冷嘲热讽。

“仙师明鉴,张清芳虚言讹诈,罪在不赦,他明显就是在府学上喊过一声‘温馨,学正来了’,如何就叫仗义执言了?门生但是晓得,他暗里里没少说您的好话,您可千万莫要受了他的欺瞒啊。门生才是真正的信众……”

“启禀仙师,门生,门生蓝星洋,家中虽有贤妻,却多年流连烟花之地,也得了花柳,望仙师垂怜啊!”

梁萧的行动像是一个信号,现场的氛围一下火爆起来,呼啦啦就围上了一大群人。

“门生王新亮,家中也有悍妻,也是多年不第……”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