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科技造就实力(六)[第1页/共5页]

“钢镀铜是一个处理计划?”李奇对枪械不是多么体味,却也晓得弹壳会因为分歧的质料形成很多影响,讲究的就是金属的延长性之类的东西。他说:“出产工序对我们不是题目,资本才是最大的题目。”

按照李奇所知,莱茵金属背后里实在一向都在研讨火炮,仿佛是感觉一战期间的“法国75蜜斯”速射炮有稠密的兴趣,亦是开端向速射炮范畴研讨。

必定要遭到限定的油料,吃油的战役机器越多,耗损上会越大,那德军到底该如何个暴兵法?必定底子不成能玩钢铁大水的啊!只能是依托更能够先进的装甲兵器,用质量去弥补数量,以是说首要的是质量,不是数量。

“你们几近都有本身的拖沓机工厂,触及发动机范畴的公司数量也很多。”李奇对这个的体味程度未几,但他起码晓得最简朴的道理:“将来我们会需求柴油和汽油的两种发动机,它们将利用于分歧的范畴。我但愿的是,等候需求的时候,竞标的时候会有好的产品呈现。”

为甚么要设备更能够少的坦克、装甲车、乃至因而汽车?那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嘛!德意志没有本身的石油产地,除了把握煤精炼油的技术,石油完整依靠于入口。

很多事情不能是事光临头才临时抱佛脚,李奇以为从1926年就开端为战役做筹办是一个最得当的机会,可不要像德三只用四五年,那样必然会非常的惨痛。

在将来,李奇只会看产品,才不会去顾忌哪个公司是甚么背景……好吧,这里又胡说八道了,底子不成能不顾忌背景,真正这么做的人只会是孤家寡人。而李奇不能去做孤家寡人,他需求更多的报酬他所用。

1300万吨如果打算得好一些,对装甲军队、空军、水兵停止最细心和科学的打算,再共同战役期间的石油入口,保持战役机器的高效运转如何也能支撑一年半摆布?那么也就是战役如果在一年半以内没法获得决定性的身分,超越一年半德意志获得胜利的机率就该低于三成。

800万吨再加上200万吨,那么到1933年李奇手里就会把握1000万吨的油料,前面估计还能再储备300万吨到350万吨的模样,那就是起码1300万吨。

战役筹办有无数种,不止是在资本储备,科技无疑是最首要的一环,那么李奇就需求动员起更多的相干人才。

仿佛还真的是如许,纵观第二次天下大战,只要那些不缺资本的国度会给兵士搞半主动兵器,兵士们打起枪来从不珍惜枪弹,但是一些资本稀缺的国度无不是只设备单兵的单发步枪。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