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在作战中有多大的能力,沈志祥是在疆场上见地过的,暮年东江镇能够守住旅顺口这么一个小处所,靠的也是有火炮这类大杀器。不过畴昔一年中东江镇接连失地,摆设在各处据点的火炮也因此丧失了很多,现在岛上的存货已经未几。但这玩意儿又不是那里都能做出来的通衢货,想买也找不到处所,沈志祥乍一见海汉战舰上如此之多的火炮,立即就起了心机。
谢立点点头向他申明道:“这第一行是造炮的单位,第二行便是这门炮的编号,这些编号都有专门造册,如有需求,能够由此查询到详细的制造时候和经手工匠。”
固然这段情节还尚未产生,提早给沈志祥栽一个“汉奸”之类的罪名未免有些为时过早,但海汉人以为对方既然有叛国投降外族的趋势,那就得提早防备,以免今后把海汉也给一起卖了。当然了,如果抓得住机遇,说不定也能抢在前面,将其收为己用,毕竟从他本来的人生轨迹来看,对于大明的忠心应当是比较有限的,这方面远远比不上他的叔叔沈世魁。
谢立又弥补道:“此次临时决定来皮岛,仓猝之间也没有筹办甚么礼品,只能从船队补给中先挤出粮食一千斤,还望沈大人莫要嫌弃。”
沈志祥略微哈腰,定睛一看,见顺着炮管的方向有两行宋体铭文,一行内容是“海汉兵工四十一车间制造”,另一行的字体倒是如蚯蚓滚沙,并非汉字。沈志祥只看懂了第一行,昂首问道:“这炮是贵国所制?这第二行如天书般的笔墨是何意?”
谢立对于海汉在芝罘湾的扶植停顿信心满满,固然海汉达到本地的时候还不长,但基扶植施要比这皮岛搞得像样多了,并不担忧皮岛的人畴昔观光后会影响到他们对海汉的信心。这件事对皮岛有百利而无一弊,并且不需承担甚么风险,谢立以为沈世魁应当不会回绝这个能够处理皮岛保存危急的计划。
谢立在来皮岛之前,王汤姆就特地指导了他,让他要重视沈世魁的侄子所表示出的态度――这是王汤姆向芝罘岛批示部汇报以后获得的新指令。谢立固然不明其意,但还是特别留了心,一逮着机遇便尝试对沈志祥停止摸索。
谢立一听沈志祥这个表态,的确是与他畴昔打仗的明军军官有所分歧。之前他所打仗过的那些人哪怕是与海汉打成一片,嘴巴上也绝对还是会挂着忠君爱国那套政治精确的谈吐,大要工夫都会做得很到位。但沈志祥这口气里较着有对朝廷的不满情感,对于东江镇的近况和将来也充满了悲观情感,较着是有一些谨慎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