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余同顺风顺水到了杭州城,入城后便立即获得了王畿的访问。为了从宁波搬他这支救兵过来,一去一来又耗损了两天时候,杭州的局势已经让王畿实在是等不及了。
那些过往与海汉有贸易来往的贩子,本来在前些天还是官府的眼中钉肉中刺,但比来几日却一下子成了香馍馍,家中的门槛都要被访客踩平了。
祁杰就在中间坐着,听闻这话神采也是有点为妙,只是拱拱手应道:“曲大人过奖了!”
现在海汉已将钱塘江航道封闭,曲余同又不成能骑一天的快马赶去杭州,只能乘船从水上走,势需求先跟海汉这边打好号召,不然路途中必定要被江面上的巡查船不竭地反对下来。并且为了避嫌,他也不便直接去海汉营地,还是得先到杭州城,跟大人物们见个面十足气再说。
仗没开打,这杭州城的民气却已经垮了大半,本来汗青上清军在十年后打到杭州,这里的军民会挑选不战而降,开城驱逐清军,看来倒也不是毫无征象,从现在对待海汉军的态度就能看出一二了。
众所周知,海汉在浙江最有影响力的莫过于他们的贸易体系。固然官府一向没有承认海汉在本地的互市权,但实际上官方有很多贩子早就跟海汉建立了合作干系,这此中也不乏有官员在背后供应支撑的商家。而大师都晓得这些人有门路与海汉联络,乃至是有某些共同的好处,城破以后能够保得全面的大抵就是他们了,天然就有很多人想通过这些门路来求个安然――就算抱不到海汉的大腿,能借到个屋檐挡风遮雨也好。
如果不是站在大明的阵营,曲余同实在也会附和海汉这类攻敌所必救的思路,只要找准了高官的软肋动手,要让浙江官府转变态度并非没法办到的事。只是他身为大明宦海中的一员,也深知本身的行动实在划一于叛国投敌,只是他已经陷得太深,不帮海汉完成这件事也脱不了身,还不如为了本身好处搏上一把。
曲余同摩拳擦掌地应道:“行装倒是早就清算好了,待本官将手头事件交代一下,本日便可解缆。”
许克这边派人放出动静,曲余同去往杭州的路途便非常顺畅,海汉方面乃至还专门派了一艘“探险级”战船一起护送,以确保曲余同在途中不会出甚么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