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对于这个传言,刘尚并不完整信赖,据他所知长江以北的淮安府盐城县,那边几近全部县都是盐户,并且大明一县人丁要比海汉划一行政单位所辖人丁多很多,而盐城县的盐场已经运作几百年,这莺歌海县的盐场从开建到现在才不到十年罢了,照理说海盐产量天然也应当是大明居于上风。
究竟上莺歌海盐场在穿越者来此之前的阿谁时空中,不但是海南最大的盐场,也是中国南边最大的海盐出产地,这里的海水浓度仅次于死海和红海,是天下上最咸海区之一。穿越者挑选这里扶植盐场,是有着充分的科学根据,近八年的开辟扶植再加上超出期间的制盐技术,不管从盐田面积,年产量还是技术含量来讲,莺歌海盐场称作天下第一都是毫无争议的究竟。
直到宴席结束,桌上的菜都换过两轮了,这厨房还在一向不断地上菜,刘尚也是暗自感慨这海汉宦海的奢糜之风涓滴不亚于大明。不过这在张广、于小宝等人看来却再普通不过,海汉人对吃穿住行的温馨极其讲究,特别是吃喝方面绝对不会姑息,烹调也一向是海汉职业培训中的重点项目,受正视程度乃至不亚于蒸汽机这类初级专业。这迎来送往不好好吃一顿,的确就跟见面没打号召一样不公道,由此也就自上而下渐渐构成了海汉独占的交际文明。
不过这等场面在刘尚这类新人眼中,那就显得非常浪费了。当然从别的一种角度去了解,也能够视作海汉有钱率性的一种表示。
观光完制糖和酿酒的作坊以后,世人倒也没有白手而归,张广早就让人筹办了礼品,于小宝带这队人见者有份,刘尚天然也是此中之一。这伴手礼都是土特产,一份白沙糖,一份三亚特酿,都用一模一样的小玻璃瓶封装,放在一个小巧锦盒中,固然不算甚么贵重礼品,但这包装的层次实在不差,放到市道上必定能卖出不错的代价。当然了,如许的量产型礼包也并非为于小宝这队人专门筹办的,崖城县这边的甘蔗财产起步以后,迎来送往的各种应酬也多了,这礼包便是专门做出来在这类场合利用。
于小宝的路程安排可没有这么充盈的时候,他的任务是巡查处所而非游山玩水,在大抵体味本地的环境以后,便要出发去下一站了。而一向让刘尚心悬着的宣讲活动,在本地并没有呼应的安排,这也让他暗自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