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礼见刘尚不接招,悻悻地笑道:“不瞒刘大人,鄙人是来乞助的,刘大人若不是收下这点情意,鄙人也不好开口。”
何礼笑道:“刘大人谈笑了,我等小商小贩,哪有那么大的手笔,只是担忧被同业挤出这个地区罢了。”
何礼要问的事情已经问到,也就没有再在刘尚这里多担搁,当下便告别分开。刘尚送他出去以后,这才看到何礼将没有送脱手的信封悄悄留在了刚才坐过的位置,当下只能先收起来了。
刘尚听他这番说辞,实在对其来意已经猜到了七八分,毕竟明天李奈一到苏家堡就直接去了批示部,与军方将领密谈了快一个时候才出来,由不得这些江浙贩子不去揣摩两边此次会晤的说话内容。实在他在三亚的时候也曾听过李奈这号人物的名头,只是一向未曾见过真人,倒是没想到在间隔三亚如此悠远的辽东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李三少爷。
究竟上还没等李奈归去,他单独进了苏家堡火线批示部的动静便已经在两群南边贩子间传开了。李奈与海汉高层交好是众所周知的事,而他去与海汉大人物们会晤以后带回如何的动静,天然就成为了世人所体贴的核心。特别是从江浙地区来的这帮贩子,此中并没有李奈这类与海汉高层有私交的人物,也没法拿到第一手的动静,此时便更是焦急了。
何礼道:“话是如许说没错,但海汉人是标准的买卖人,我信赖他们在做买卖这件事上不会只考虑情面,不考虑实际题目。江浙比福广最大的上风安在?那就是离辽东更近啊!如果以泉州和舟山作为起点算起,到辽东一个来回航程,我们就有两千里的上风!各位都是长年在海上跑的,这两千里下来,一船货要多少运费本钱,信赖各位心头都稀有。海汉人做买卖一贯夺目,他们莫非会忽视如许的题目吗?”
李奈倒是不在乎这类细节,他晓得海汉人固然平时讲究糊口细节上的享用,但在战时都是一视同仁,就算是他方才会晤的那些军中将领也都没有多少特别报酬可言。再说海汉军**应的口粮实在并不算差,起码比李奈所知的明军军粮好很多。
以是对于何礼的殷勤,他只能明白地表示了回绝了:“何老板,情意我心领,这些好处费就免了。你有甚么难堪之事固然说出来,只要在我权柄范围以内,能帮则帮。”
身处战区,海汉官方也没有要为方才到来的福广商团停止拂尘宴的筹算,而是给他们安排了浅显的军粮供应。这个行动又让江浙贩子的心机稍稍均衡了一些,毕竟他们到达火线的时候也是划一候遇,如果海汉为李奈和其他南边贩子供应特别报酬,那不免就会召来江浙贩子们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