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汉将领们在罗德宪初到辽东时访问过他一次,然后便将他编入了军事察看员的步队中,也没有要向朝鲜国提出任何要求的表示,仿佛他并非朝鲜国王派来的使者,而是真的来自山东某地的民团军官。不过如许一来,罗德宪倒也乐得安闲,他本来就有点担忧这些海汉人会向本身施加政治压力,比如要求朝鲜国表白对后金的敌对态度,又或是要强行缔盟等等。但既然海汉人没有主动提出要求,那他来之前所筹办的各种应敌手腕也就不消再使出来了,放心看看热烈就好。
而在他们当中,独一一个对海汉军的疆场表示感到惊奇的人,就是朝鲜使者罗德宪了。此人算是朝鲜国王李倧的亲信之一,也曾代表朝鲜出使后金面见皇太极,在朝鲜政坛上是持亲明远金观点的高官之一。在本来的汗青中,皇太极本该在本年的四月改元称帝,而代表朝鲜前去盛京观礼的使者便是罗德宪,因为回绝向皇太极行三拜九叩的大礼,成果被大怒之下的皇太极逐出盛京遣返返国,也算是一名有骨气的朝鲜官员了。
当然了,能被聘请到这里来观战的,绝大多数都是海汉的盟友或者合作火伴,再不济也是荷兰这类曾经在海汉部下吃过苦头的部下败将。他们对于海汉的军事气力有必然的认知根本,固然会感慨海汉在对阵后金军期间所获得的战绩,但并不会感觉这个成果有多么不成思议,毕竟海汉军打败仗在他们看来已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败了那才会让人感到吃惊。乃至就连起初分开这里的两个商团,那些贩子也只是因为海汉军的表示感到镇静,因为他们早就估计到以海汉军的气力,必然能够在疆场上很美满地处理掉敌手。
在海汉军中看了数日的作战场面以后,罗德宪也得出了一些结论,一是海汉军的表示绝非运气使然,而是的确具有强大的军事气力;二是海汉人对后金开战绝非一时之气,而是做好了耐久对抗的筹办;三是海汉拉来这么多的围观大众,足见其对这场战役的走向有恃无恐;四是到目前为止,金人明显都还没有找到能够与海汉军对抗的作战体例。
除此以外,罗德宪也在考虑,朝鲜从目前的辽东局势中是否能够收成甚么好处。既然连东江镇这么落魄的存在都在海汉这里捞到了不小的好处,那朝鲜国如果只是当个看客,也未免有些华侈了这么大好的情势。只是罗德宪一向没有机遇与海汉高官作进一步的闲谈,临时也难以摸清对方的企图究竟是甚么。在这么一支强大武装力量面前,罗德宪也不敢等闲开口提出要求,只能临时与其他外军察看员混在一起,一边熟谙辽东环境,一边从侧面体味海汉军的各种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