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末端两天的细节筹议以后,三国代表终究在金州地峡防地以南的某处村舍中签订了关于缔盟和谈的备忘录。固然这个备忘录不是最毕见效的正式和谈,但大抵上终究和谈的内容就会以此为准,能够算是根基敲定此事了。
而和谈中海汉向大明所供应的好处,除了在辽东吸引后金火力以外,另有一个首要的部分便是要向大明出售海汉制式兵器,包含燧发步枪、大口径火炮,乃至将来能够还会有战船。总之海汉会向大明供应组建火器军队的一揽子计划,并且可按照大明的详细要求,供应整套的军官培训体系和战术体系。当然了,军售以外的培训项目并非完整无偿供应,详细的价目还要视两边的军事合作状况而定。
比拟梅生川的简朴,朝鲜使臣金尚宪就要轻松一些了,因为海汉在此之前就已经获得了国王李倧的首肯,是以对他来讲并不存在多少归去以后交不了差的压力。只要没有较着的卖国条约,他能够确信国王陛下得知海汉将向朝鲜供应全方位的军事援助的动静后将会非常欣喜。
大明与朝鲜之间本来就是宗主国与藩属国的干系,以是这份和谈对于两国干系的记叙并没有超出本来的范围,根基上是遵循了目前的实际环境来的。而和谈的重点,天然便是两国与海汉之间的干系了。
梅生川倒是没有是以而感到活力,他完整能够了解朝鲜人的设法,毕竟弱者老是风俗性地会设法寻求强者的庇护。海汉国用汉字说汉语,公众也与大明汉人别无二致,对于朝鲜来讲天然不会有太大的陌生感,并且更像是一个强化版的微缩大明,具有强大的军事和经济气力的汉人政权,还情愿为朝鲜抵抗内奸供应帮忙。要与如许的一个国度建交,对朝鲜来讲天然比较轻易采取。
但就算明知海汉在这方面有安插构造,梅生川也只能硬着头皮先把这个和谈达成,毕竟这已经是他好不轻易才争夺到的前提,如果没拿点像样的好处报归去,恐怕朝廷会直接把他当作叛国者措置了。
因而留给大明的挑选,从是否与海汉缔盟,莫名其妙就变成了是否听任海汉与后金缔盟。如许一来,衡量这个题目的利弊仿佛就简朴多了,为了大明的好处,梅生川不管如何都必须粉碎海汉与后金和解的能够。在是友是敌这个挑选题上,留给大明的挑选就只要前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