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策贤从白克思的话中模糊感遭到了一些东西,但一时候又不得方法,只是下认识地感觉白克思称两国各自想达成的目标不一样,这句话对大明应当非常首要。大明治国理政的目标是甚么?国富民强,天下承平,万国来朝?在费策贤的认知中,大抵便是如此,大明以外一概为低等番邦,这已经成为了明人的共鸣,但海汉的呈现仿佛明示着这个世上真有比大明更增强大的国度,只是另有太多动静闭塞见地有限的浅显人底子就没法认识到这一点。
费策贤当然不想说些不识相的话获咎对方,但也不想为了拍马屁而贬低大明,考虑了一番以后才应道:“我大明科举因循前朝,二百多年来为朝廷提拔人才无数,管理天下很有效果,天然是一等一的好轨制。贵国这个轨制,本官初来乍到还不甚熟谙,不过倒是很合适贵国国情,也足见贵国朝廷治国有方,本官也非常佩服。”
作为海汉军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最大倚仗,海汉兵工的兵器制造出产线可谓是田独产业区的重点项目之一。而白克思作为海汉兵工的主管官员,由他来带领费策贤观光,倒是再合适不过的安排了。
在途中有一个小小的插曲,这条铁路上畴昔有一段是单线设置,以便于来往的火车在半途完成错车。最早的时候还需先达到这个位置的火车停下来等待,待劈面驶来的火车也进入单线段的时候再启动,然后通过道岔完成错车。不过现在单线铁轨已经全线贯穿,劈面而来的两列车就不消再停下来等待了。因而费策贤就有幸见地了两辆火车相向而行错车的场景,心道海汉人公然财大气粗,这两列车同时发车对开,就意味着一条铁路上投入的蒸汽机车不但是本身先前计算的本钱,而是再要翻番了。
那海汉呢?如果白克思所指的目标不但于此,那海汉国的治国目标究竟又是甚么?这个以商立国,以武扩大,将广漠陆地视作自家天井的国度,以及这群身份来源不明的奥秘统治者,他们会为本身制定一个甚么样的生长目标,倒是让费策贤俄然生出了猎奇心。如果海汉国与大明的长远目标真的没有根赋性的抵触,那具有这么一个情愿在需求时脱手替大明处理内奸的邻国,仿佛也不是甚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