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像朝鲜这类国度,国力被减弱得越多,海汉此后想要对其施加节制的难度也就越小。就算是打到朝鲜亡国了,海汉今后也能够再搀扶一个傀儡政权来持续对朝鲜半岛的统治。
与颜楚杰的双方面猜想分歧,宁崎对现阶段朝日干系的观点算是有理有据,听起来也很有事理。在上个世纪两次以举国之力挞伐朝鲜失利以后,德川幕府是否另有充足的勇气和动力去策动新一轮的对朝战役还很难说,并且本来的汗青中也的确没有呈现这类状况。
对于这类能够产生的状况,海汉高官们也很难再按照本来的汗青走向来判定了,因为海汉在辽东地区的行动已经完整窜改了汗青,接下来会在该地区产生的事情与他们畴昔所知的史乘记录都是截然分歧的,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宁崎说到这里插了一句:“当然了,实际的数字必定不止二十艘,毕竟这类赢利的生领悟让很多人眼红的。我想不管是日本还是朝鲜,暗中都必定有人在运营私运贸易。”
颜楚杰点头应道:“我等会就安排发个电报出去,不过现在辽东驻扎的军队很少外出活动,或许需求一些时候才气探听清楚朝鲜那边的状况。”
“辽东和朝鲜半岛的局势,国防部再尽快落实一下吧!”陶东来听完宁崎的观点,便转头向颜楚杰提出了要求。
颜楚杰的意义,在场的海汉高官都是心领神会。海汉的人丁构成当中,战役灾黎所占的比例不成忽视,从安南到大明,战役灾黎一向都是海汉招募移民的首要来源之一。假定朝鲜蒙受后金入侵,那必将又将会产生数以万计的战役灾黎,而海汉到时候便能够驾轻就熟地以善人姿势领受这些无家可归的灾黎,所需支出的破钞远比在战役地区招募移民要少很多。
不过从朝鲜使者此次的表示来看,光是向其出售军器还远远不能帮朝鲜人建立起与后金对战的信心,这个国度仿佛更风俗于依靠强者供应的庇护――前提是这个强者必须是汉人政权。而海汉固然偏居南海一隅,倒是实打实的汉人政权无误,以是在朝鲜这边获得的信赖颇高,乃至连驻军这么敏感的事都没有再向大明叨教,而是直接向海汉提出了建议。
宁崎点点头道:“你说的没错,并且参与此中的能够远不止东北亚这几个国度的海商。”
“朝鲜人这么主动?”陶东来稍后听到了这个动静,也不由得感到有些惊奇。在执委会的打算中,朝鲜固然是必必要拉拢的工具之一,但他也没有猜想到进度会因为对方的主动而变得如此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