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许的差事,当然不需求舟山一把手石迪文亲身去操纵,他一道号令下去,自有驻军军需处的人去跑上跑下,联络货源,构造招投标,安排货色交割。真正需求他亲身做的,也就是考核一下物质采购的条约,然后具名让财务部分拨款。
不过这也并不料味着招投标的体例就完整根绝了猫腻,究竟上大部分军用物质采购的买卖一向都是被少数几家干系户把持着,套上这么一个看似正规的手续以后,实在供应商的挑选范围也并不会是以而拓宽多少。当然标准也有标准的好处,起首统统采购内容和包办人都会被详细记实在案,一旦呈现题目,追根溯源也会很快;其次有了这么一个比货比价的流程,包办人和供应商就算要从中投机,也不会弄得太离谱,起码不敢拿些劣质货色来充新。
另有一些职员固然才气足以胜任这份事情,但其本身担负的职位却底子脱不了身,比如施耐德部下的蔡金梅,或是扶植部的蔡弘展、刘山夏,信产部的吴卓、蒙贺,这些人都有必然的项目办理才气,要转型处所官也不会太难,但他们本来的职位具有太强的专业性,走了以后就没人能顶上来,以是也只能作罢。
如许一来二去,石迪文便在舟山生了根,乃至还与宁波知府曲余同联婚,跟浙江处所官府的干系更加密切,本地卫所的批示使、千户们也是与他称兄道弟,极其密切。石迪文在浙江的这些人脉渠道,换个官员来只怕没个三五七年很难达到一样的高度,也是海汉在浙江贸易范围逐年晋升的保障之一。执委会考虑到需求舟山这个贸易窗口和计谋要地耐久处于稳定的状况,就更不会等闲让石迪文换位子了。
这倒不是石迪文位高权重懒得管这类小事,而是他真的忙不过来。舟山这边从1633年归入海汉治下开端,就是由他在独揽军政大权。期间固然间或有其他海汉高官在这里驻留,但顶多也就是替他分担一些事件,却一向都没有人来从他手里接过民政商贸事件的办理权。这使得石迪文固然身为国防部的带兵大将,却已经待在舟山这处所三年没挪窝了,完整变成了处所行政官。
何礼笑道:“海汉给的好处都不是白给的,客岁东江镇的人马不是全从皮岛迁回金州去了吗?看模样这拨人也没筹算再听朝廷调遣,放心要投奔海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