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事情效力,清军并没无益用俘虏的朝鲜人来充当砍木工,如许也不消再分拨更多的人手去充当看管。但这类安插倒是便宜了联军军队,只要见着在砍伐树木的,直接开仗便是,也不消担忧呈现误伤让军中的朝鲜官兵感到不满。
这个打算风险最大的处所倒不是与清军的交兵,而是夜间泅渡。虽说这里的江面已经收窄到不过百米摆布,但在夜间完成泅渡和重新集结仍然风险极大,即便是对于独立团如许的精锐军队来讲也绝非易事。这个时候他倒是有些驰念水兵陆战队的存在,毕竟那支军队的兵员几近都来自水兵,水性方面要比独立团这些兵士好很多。
退到林中的高桥南先是确认了清军没有策动追击,然后让各部盘点战损,抢救伤员。在先前这短短比武中,联军已经丧失了近百人,轻重伤员更是多达三百余人,由此也足见清军在近战中并非好捏的软柿子。
不过从战役结果来看,这场突击战还是根基实现了高桥南所希冀达成的作战目标,打掉了清军的砍木队,击伤击毙的清军数量应当在千人高低。固然有必然的运气成分,但幸亏战损和战果都在高桥南能够接管的范围以内,并且清军也的确停下了在这片地区的砍木功课,看模样是要另行设法了。
当认识到派到林中的军队并未胜利守住防地,清军从速又向林中的砍木区增派军队,三千清兵在开战约莫十几分钟以后就涌入了林中。只是这个行动稍稍迟缓了一点,他们的砍木队因为接到了不准撤离的死号令,这个时候已经死伤颇多,并且更过分的是一击胜利立即退走的敌军竟然带走了一部分砍木东西。
皇太极听到这个动静以后大为光火,命令将残剩的砍木东西全数集合起来,并调剂本来的砍木安排。就在刚才敌军策动突袭的时候,皇太极想到了一个更加稳妥的体例,即操纵现有的木筏将一部分人送到对岸,然后在对岸砍木来完成另一半桥梁的搭建。他就不信海汉人能在这清川江两岸同时设防,只要再有一天时候,将这桥搭建完成,数万雄师便可快速退到江北去,顺势摆脱海汉军的追击。
如许的鉴戒当然还不敷以震慑住山林中张望的联军军队,在清军复工以后未几时,林中的联军便再度向清军策动了攻击。但清军获得的指令很明白,就是要尽能够守住砍木区核心的防地,不让敌军有机遇到近处射杀砍木队,以确保河谷中的工程有源源不竭的木料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