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许心素也考虑过专门腾出一处宅院来欢迎李溰一行,但选来选去这漳州城里仿佛也没有合适的宅院,启事就是许心素本身一向没有大肆翻修府邸,其别人就算有钱也要碍于身份影响,不敢在城内修建大型宅院,以免有僭越之嫌。这类奥妙局面带来的结果便是漳州城最豪奢的宅院全都位于城外,而把朝鲜世子如许的高朋安排到城外居住,明显有些不当。
李溰很早就已经重视到福建明军的兵器设备与本身在舟山见到的江浙明军有着比较较着的辨别。出征朝鲜的福建明军打扮更靠近于海汉军,以便于活动的简便短襟布衣为主,在防护方面几近是放弃了传统的盔甲。而江浙明军则还是身着布甲棉甲为主的新式明军礼服,防护力高一些但非常粗笨。
而这个外旁观似中式的天井,在内部却大量采取了海汉产的家具洁具等等,力求在每一个细节都让入住者感到温馨。光是每间屋子都配上了洁白透亮的玻璃窗,就让李溰忍不住在内心大叹繁华,也难怪福建海军能从海汉手中成批买船买炮,这是真的不差钱啊!
在插手海汉牵头的国际贸易体系以后,许心素很快便从中尝到了长处,跨国贸易所带来的庞大收益让他能有充沛的资金去打造武装舰队和远洋船队,将本身的贸易航路不竭扩大到更大的范围。就连远在爪哇岛的巴达维亚等地,来自福建的贸易船队也早就已经拜访过了。
至于市场上的商品,李溰实在起码有一半都曾在舟山见到过,未曾见过的多数都是一些本地土特产。而海汉在福建市场上出售的商品,也与在舟山所见大同小异。不过李溰晓得福建这边实在也有某些江浙买不到的海汉货——比如说福建明戎服备的兵器。
李溰的学问深浅,许心素很快便摸索出来了,既然对方底子就不懂这中间的门道,那他也就没有需求去按着头把李溰教会。
李溰一边听一边心中悄悄吃惊,如果对方不是在吹牛,那这院子的造价只怕是高得惊人,能安排本身入住这类处所,这许心素的确是下本钱了。
如许的虐待也极大地满足了李溰的虚荣心,他固然有朝鲜世子的身份,但毕竟在交际方面还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年青人,哪怕晓得对方的正视能够是出于某种目标,用心要以此来争夺本身的好感,但也还是不免会为此而感到窃喜。
“世子,你莫看这天井比较素净,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几近满是从两千里外的姑苏运来……你看这池中的假山,这但是货真代价的太湖石,光是运来漳州的运费就高达数千两银子……这凉亭上的匾额,是海汉文明部长宁大人的手书,这但是市道上买不到的奇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