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程途中,杨嗣昌向陶东来提了一个题目:“如果满清回绝和解,挑选开战,那接下来真要跟他们打吗?”

当然了,终究还是得由皇太极来做出决定,而前年他亲身率军攻入朝鲜,便曾经与海汉有过直接的比武。遵循尚可喜畴火线发还的动静,海汉人宣称那次在大同江干的交兵只投入了四千兵力,但最后却依托阵地胜利阻击了兵力二十倍于此的清军。

这一仗到底能不能打,在满狷介层也引发了狠恶的会商。不过主战派和主和派的辨别也很较着,曾与海汉有过比武经历的官员几近清一色以为此战不成力敌,如果跟海汉军硬拼,恐怕清军会元气大伤。而主战的则都是没有在疆场上碰到过海汉军的官员,即便有此前的各种战绩摆在面前,他们也还是不信赖海汉能以几万兵力就安定辽东。

旬日以后,构和重启。尚可喜公布了从沈阳发来的最新唆使,满清将接管由海汉主导的和解前提,同意与三国签订共同寝兵和谈。

大明如果集落第国之力硬抗,同时与海汉展开真正的全面合作,或许还能有翻盘的机遇,不然大抵只会是上一个夏季的重演。杨嗣昌没有立即回应陶东来,他感觉海汉人此举是在以打压满清的借口拱火,如果两国真干起来,得益最多的无疑将会是海汉。

这本来也在皇太极的预感当中,乃至已经想到了敌手能够会以战役作为构和筹马,但这对满清来讲并不算是太大的威胁。因为皇太极以为海汉的兵力仅限于金州一地,而大明和朝鲜现在都是一碰就倒的角色,就算要兵戈,满清也完整有才气以一敌三,不过就是多死些人罢了。归正现在打一趟大明就能抢返来几十万人丁,不消再在乎这方面的丧失了。

客岁夏季清军入侵大明,一起打到山东,连济南城都打下来了,海汉军却重新到尾都未曾插手过大明境内的战事,这让皇太极一度以为海汉与大明之间不成能有大范围的结合军事行动,以是才会放心大胆地与海汉展开和谈。但没想到这仿佛是个误判,两国竟然不声不响地做好了罢休一战的筹办。

但皇太极的确没猜想到海汉军竟然已经提早做好了开战的筹办,构和尚未结束便已大兵压境,看模样只要金州的构和分裂,海汉人就会立即在盖州脱手。如果大明也真从西边出兵三十万,与海汉军构成夹攻之势,那情势还真是相称伤害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