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反观大明这边,只要朝廷肯拉下脸面持续向海汉乞助,就能源源不竭地获得海汉供应的军器。固然这些兵器都是海汉军中已经淘汰换代的新式型号,但其作战机能却已经超越大明便宜兵器很多,并且能在疆场上对清军构成有效杀伤,这就已经充足了。
而满清一旦崩盘,大明没了内奸管束,那么接下来必定就会调转方向跟海汉计帐了,这当然也不是执委会乐于见到的局面。以是对海汉最无益的做法,还是得让这两方持续打下去,并且最好不要太快分出胜负,让海汉能有更多的时候来做好领受天下的筹办。
1646年年底,皇太极亲身出动,在金州以北靠海的永宁镇与陈一鑫停止了奥妙会晤。皇太极但愿海汉能够出面劝说大明寝兵,为此满清情愿在辽东半岛的地区豆割上对海汉作出更多的让步。
对于这个发起,皇太极更是不肯承诺。陈一鑫开口索要的这片地区是满清在黄渤海方向仅存的出海通道,将其交给海汉无异于自绝,并且此后海汉如果在这个方向摆设兵力,间隔沈阳城可就两百多里地,足以让满清寝食难安。与其让海汉军进驻这一地区,那还不如就让明军在这里待着,起码跟明军还能有一战之力。
当然了,满清主动提出的割让地盘前提仍然要保存,既然是皇太极主动提出的前提,陈一鑫当然不会回绝。
对于满清的企图,海汉这边天然早就看得明显白白。大明与满清寝兵对海汉而言并不是最好的成果,只要让这两家拼得鱼死网破,海汉才气成为最大的赢家。但满清此次主动找上门来寻求帮忙,就申明其战力已经难觉得继,再持续打下去恐怕真就要崩盘了。
1646年秋,明军终究胜利夺回锦州,将战线推动到间隔沈阳城不到四百里的处所。而堕入被动的满清不得不将本来摆设在辽东半岛和朝鲜边疆的军队调回西线,以反对明军持续向沈阳推动。
陈一鑫表示海汉目前供应给大明的物质和其他支撑都是有偿办事,出于贸易信誉的考虑,海汉不太能够双方面停止这些支撑办法。
在颠末十几天的比武以后,皇太极与陈一鑫在永宁镇签订了奥妙和谈,满清在辽东半岛的实际节制线再次后退百里,以此来调换海汉在将来某个时候间断对大明的军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