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满清初次向海汉提出和谈要求的时候,陈一鑫曾狮子大开口,要求满清让出大辽河与鸭绿江入海口连线以南的全数地区。固然满清从未承诺过这个前提,不过今时本日满清败退后没法再顾及辽东半岛,也算曲直线实现了陈一鑫的这个大胆的假想。
但即便想脱手,大明也不得不正视本地的实际状况,海汉所驻军的地点几近都在海岸线四周,随时都能获得来自海上的补给和援助。大明就算出动雄师包抄这些驻军地点,也很难对海汉军实施毁灭战。
等明军来到这里的时候,海汉便宣布此地已由海汉领受,此后大辽河口以南地区均为海汉辖地。
之前皇太极在构和中对陈一鑫作出的划界让步当然还没划到这里,不过既然现在满清已经败退到沈阳以北,没法再顾及与海汉的地界分别,那陈一鑫天然也不会客气,能占多少算多少了。
直到这一年的初冬到来,明军在这一地区的作战行动一向未能获得大的停顿,朝廷无法之下,也只能让关外的明军先退守沈阳,同时将大部分军队撤回关内。毕竟这出关作战的军队大多是从本地各州府集结而来,现在战事告一段落,也该让他们回到本来的驻地了。
如此之多的参战职员,每天所耗损的物质和经费都是天文数字,如果没法在本地速战持久,那大明也实在扛不住如许的耗损,很快就又得向海汉申请巨额存款了。
以大明此时的国力程度,要支撑二十万雄师在东北地区耐久作战,剿杀四周逃窜的满清残存权势,的确是有些力不从心了。
目前陈一鑫批示的北方战区在辽东、山东和朝鲜各摆设有一个旅的陆军军队,别的在辽东方向另有独立体例的马队团和炮兵团。虽说这些军队比来两三年都没有再参与战事,但每年隔三差五的各种军事练习还是会让外界很清楚地认识到本身与海汉军之间所存在的气力差异。
而满清固然丢了沈阳城,但其在东北地区已运营多年,根底还是非常深厚,仍然还能构造起多量马队跟明军打游击。后续战事还未进入夏季,火线的明军便已叫苦不迭了。
当碰了一鼻子灰的使臣将这个动静带回都城,不成制止地在大明朝堂上激发了不小的混乱。即便是过往几年里一向建议与海汉战役相处的主和派官员,此时也没法躲避如许锋利的冲突,而主战派官员的定见则更加直接,以为朝廷应当趁着关内关外另有大量军队都处于作战状况,立即当场策动守势,将安身未稳的海汉军赶回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