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方等人固然已经筹议好了遵循普通流程求见,这个时候看到门外的长队也还是有些不安,如果遵循面前的环境排下去,恐怕得比及下午才有能够见到石迪文。
而另一人则是一名下巴留着短须的中年男人,但看其穿着装束非常华贵,应当并非海汉人,而是出身大明的权朱紫士。
陶弘方点点头道:“恰是如此,有劳了。”
阿蓬见状晓得没有捷径可走,也只能归去照实复命。
当然了,若论在军中退役所获得的功劳,那王安国应当是要赛过哈建义很多。毕竟水兵远征先遣舰队的退役地点并非海汉治下地区,而是远在万里以外的大洋此岸,考虑到其所处的环境和所需面对的风险,王安国的少校军衔明显更具含金量。
世人被领到偏厅,在这里等待访问的人公然少了很多。并且这边有坐位有热茶,能够坐下来渐渐等,的确要比在大门外站着列队舒畅很多。
当然如许做也有好处,开放式的城防对治安办理有较高的要求,但海汉目前还没能在杭州推行自家的办理形式。而夜间封闭城门的办法能够在必然程度上减少治安事件,这类服从已经在千百年来获得了充分的考证,以是这类办理体例大抵还会在杭州持续一段时候。
待一行人来到石迪文办公的处所,间隔他们从琼联发堆栈解缆的时候已经畴昔了整整两个小时,而此时衙门外等待访问的人早就已经排起了长队。
约莫又等了一盏茶的工夫,他们一行人所乘的马车总算是通过庆春门进到了杭州城内,但是这城门里的交通状况也没见得比城门外好多少。因为杭州城东就是大片郊野的原因,庆春门内的街道上几近都是运蔬菜粮食进城的农夫,而出城的则是结队而行的粪车。陶弘方一行人不得不持续蒙受交通拥堵,迟缓地向着目标行进。
卖力给访客登记的也是一名军官,接过他们几人的公文扫了一眼,又昂首打量了他们一番,开口问道:“几位大人是一起从三亚过来的?”
“恰是。”自称王安国的年青军官顿了顿,又弥补了一句:“王将军便是鄙人家父。”
“阿蓬,你去前面看看,还得等多久才气入城。”陶弘方将侍从阿蓬叫过来,让他去刺探环境。
不过因为海汉接办的时候还太短,对于大明统治期间的各种轨制还来不及停止完整的改革,为求安稳过渡,杭州还是根基保持了之前的状况,就连城防的城门开关时候也没有作变动,以免本地公众不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