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辽所说的这连续串的影响,究竟上已经开端初见效果。
在尝到长处以后,满清皇室名下的皇庄开端大面积改种烟草,简朴烤制后送到海汉停止深加工,制成卷烟后再运回境内发卖,由此所获收益要比之前种粮翻了两三倍之多。八旗贵族见这门路可行,便也纷繁开端效仿起来,将名下地步改种烟草。
(本章完)
而海汉也并没有趁着这机遇对粮食停止涨价,反倒是加大了对满清的平价粮供应量,代价乃至比本地自产的粮食还低。遭到如许的反向打击,满清改田种烟的势头更加高涨,乃至连浅显农户也通过各种渠道将地步挂到有烟草莳植资质的贵族名下,偷偷摸摸地开端改种烟草。
不过如果仅从财务出入数量上看,就算扣去从海汉采办粮食的用度,改种烟草的收益仍然非常可观,以是即便有人认识到了此中的危急,也很难让利欲熏心的贵族们放弃这条生财之道,再把地步改归去种粮。
白乐童听到这里问道:“平辽, 你先前不是说满清天子命令制止了从境外买入烟草,那为何我国所产的卷烟却能卖畴昔?”
不过烟草这玩意儿对满清实在也并非新奇事物,早在后金期间,朝鲜贩子便已经将这东西传入辽东了,多尔衮、代善等很多贵族都染上了烟瘾。由朝鲜流入的烟草量少价高, 一斤烟叶要卖到三钱银子, 在后金堪比豪侈品。
这个账并不庞大,并且海汉供应了成熟的运作模本,只要依葫芦画瓢就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没人能顺从如许的引诱。
如许做的目标, 当然就是为了把持烟草行业,将全部财产链都收返国度。在海汉治下地区,只要获得官方受权的农户,才气莳植烟草这类特别经济作物,并且收成只能供应官方的烟厂,经销商也只能通过烟厂获得商品,根基堵死了私家道质的大范围发卖渠道。
陈平辽道:“满清想从烟草买卖中获得更多利润,就要增加自产烟叶的比例,这只能通过扩大莳植范围来实现。而烟草的莳植收益比粮食高,农夫当然更情愿莳植烟草,满清人力有限,如许一来必将会紧缩粮食产能。届时粮食严峻,又不能像之前那样出兵硬抢,你说到时候他们能向谁买粮?”
满清也敏捷地对烟草禁令作出了再一次的点窜,效仿海汉的做法,将境内统统烟草莳植和发卖都收归到官方。
以是到海汉在辽东站稳脚根的时候,满清的烟草消耗实在已经构成了必然的市场范围,也具有了初级的财产链。但这在海汉成熟的贸易运作套路和产业化的出产体例面前,几近毫无抵当力,产自山东的“渤海”牌纸包卷烟敏捷打入了满清,并且在很短时候内就占据了大部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