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的战役开端之前,沈志祥命人将数十箱银子搬上了城头。这些银子都是海汉军攻占沧州以后,从城中官署中搜出来的缉获,满是制式同一的官银,箱子上另有陆五师盘点后贴上的封条。
但明军却还是在不竭地攀上城头,看到城下起码另有三四千明军集结,正在不竭竖起更多的攻城梯,沈志祥已经开端感到绝望。
如果挡不住了,接下来就只能放弃城墙防地,往城内收缩战线,操纵街垒持续周旋。
在来沧州之前,这支枪也有好些年没在实战中派上过用处了。上一次用这支枪杀敌建功,沈志祥记得还是在辽东疆场上击杀了数名清军。
他部下这些亲兵都是本来的东江军后辈,性命早就卖给了沈家,必定会随他死战到底。
这个时候明军仍然在源源不竭地涌上城头,沈志祥大声呼喊,让其别人跟在本身的亲兵队前面,一齐将战线反推归去。
能兵戈的人根基都已经在城墙上了,沈志祥已无人可调,不得不再次带领亲兵助战。
这把七连发步枪是当年投奔海汉以后,钱天敦送给沈氏父子的礼品之一。固然现在海汉已经有了更加先进的步枪,但沈志祥还是保存着这支七连发作为本身的佩枪。
“各位弟兄,本日如果交代在沧州,那就忠烈祠里再见了!”
城头上的火力已经不再像前两天那么麋集,明军在通过城外开阔地带时的死伤也少了很多。
遵循军规,战役中缉获的财物在封存以后,应运回火线充公入库,任何人都不得私行动用。不过眼下沧州情势危急,沈志祥急需拿出有分量的嘉奖来刺激部下,这些银子就恰好能派上用处。
“救兵到了!救兵到了!”
步枪攒射加上手榴弹的杀伤,终因而将涌上城头的数百明军毁灭殆尽,止住了溃败的势头。
事已至此,沈志祥已经做好了战死的筹办,也没甚么多的话要讲,简朴交代两句便带头冲出。
陆五师北上去攻打顺天府,这些沉重的银箱照顾不便,孙丙将其留在了沧州城内,移交给沈志祥保管。
但城内临时搭建的防备工事底子比不了城墙,必定也守不了多长时候,莫非真就要以如许的败局结束了?
如许做固然会导致打击力量分离,但遭到影响更大的倒是兵力有限的守军。即便沈志祥将统统能参与作战的职员都投放到战线上,仍然还是显得捉襟见肘,城南的防地很快就变得摇摇欲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