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迪文摇点头道:“熊本藩环境尚未明朗,不宜冒然参与。”
不过他毕竟是一藩之主,倒是很快就节制住了情感,满脸笑意地感激了石迪文的点评,然后宣布要敌部下这些军官赐与夸奖。
改换藩主大名这类事,对幕府更是平常。如果某藩对幕府开端离心离德,不听批示,最简朴的处理体例就是消弭大名的职务,然后遴派一个听话的人去领受这个藩。
按照军情局探子在本地探听到的动静,前日熊本藩细川纲利对登门造反的石迪文避而不见,启事公然是跟幕府有关。
石迪文拜访九州的安排,在从杭州解缆之前数日就告诉了九州各藩,这类半公开的动静,当然也瞒不过幕府。
当然了,以萨摩藩的家底,岛津光久也拿不出多少钱来打赏部下,只能是给他们一人赏了百斤大米,两匹布。
“众所周知,海汉军曾与日本国多支军队有过比武记录,而本人曾参与和批示了此中的大部分战役。我能够很卖力地奉告各位,你们在这两天军演中的表示,在贵国绝对算得上是第一流的战役力!”
石迪文见状也不推让,便上前作了简短的演说。
就连先前一向表示得很沉稳的岛津光久,听到这番奖饰以后,也不由冲动得气血上涌,满脸通红,恨不恰当下就立即起兵发难。
启事无他,海汉需求萨摩藩期近将到来的日本内战中打头阵,必须得让岛津光久对目前的军队练习和设备形式,对战役的远景,都具有充足的信心才行。
石迪文明知目前的萨摩军还尚未真正完成备战磨合,顶多只是在九州地区算得上是一支强军,但他还是不吝赞美,说些好听的恭维话把岛津光久和萨摩军捧上天。
如许的做法对于幕府而言并不算新奇,这个期间的日本大小藩国多如牛毛,有“江户三百藩”之称,各藩的权力更迭,职员更替,根基每年都有很多起。
至于为甚么只要熊本藩出了状况,而其他几个藩却没有反应,石迪文以为这很有能够是因为九州诸藩独一熊本藩是由少年藩主在朝,幕府想要拿下他相对比较轻易罢了。
固然两边会晤所谈及的内容还临时没能探听到,但细川纲利在与幕府来人闲谈以后,就再也没有公开露面。包含回绝欢迎海汉舰队的号令都是由某位家臣代为公布。
如许的前提天然没法跟海汉军比拟,但放在九州地区,乃至日本海内来看,岛津光久赐与军队的报酬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如果细川纲利真的蒙受了囚禁,石迪文出兵熊本藩,当然有很大机遇能把他挽救出来。但如果真如许做了,不免就会让九州其他藩看在眼中,产生不需求的猜忌――海汉能扶熊本藩的细川家下台,当然也能把其别人从藩主之位拉上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