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葡荷两国的告急援助也并非是天上掉馅饼的功德,这些军器并非无偿援助给幕府,而是一样要遵循普通的军器贸易计价结算——代价乃至要比之前的买卖上涨了三成。
两国使者给德川家纲带来了一个令他不测的好动静,即葡荷两国决定向幕府告急援助一批军器。
在与九州联军交兵一个月以后,幕府的设备耗损也非常大,特别是明天方才结束的这场炮战,幕府几近丧失了三分之二的野烽火炮,以及近半的炮兵。
这也是海汉在畴昔这些年里,操纵兵力有限的军队南征北战总结出来的经历。
而水户德川家家主的兄弟把握着兵权,但家臣却想拥立少主继位,这叔侄之争搞不好也会演变成新的内战。
这类较着是趁人之危的前提,如果在常日提出,那德川家纲无疑会毫不踌躇地回绝对方。但现在的情势,却没有给德川家纲留出更多的挑选余地。
受伤的尾张德川家家主德川光友目前性命无忧,只需静养一段时候,规复在朝才气应当题目不大。
海汉军方以为最稳妥的计划,是先安排这些新兵卖力各藩大城的防备,然后将本地驻防的武装军队替代下来,把有经历的老兵送来火线履行作战任务。
在如许的环境下,来自海汉以外的军器供应就显得尤其首要。对于葡荷使者提出的分外要求,德川家纲也没法回绝,如果这内战赢不了,那此时答不承诺他们的前提,对德川家纲来讲都毫无辨别。
当前统统决策,都要以打赢内战为先,至于此后对外贸易的国策是否要停止变动,那也得等战后再作筹算。
别的另有一件非常首要的事,那就是会晤葡荷两国奥妙派来的使者。
德川家纲对继位者的人选也有设法,那就是必必要服从于本身,尽忠德川幕府,不吝代价帮手幕府打赢当下这场内战。
当然这个时候涨价也没甚么好说的,毕竟已经到了战时,就算幕府还出得起钱,能出售军器给幕府的卖家也寥寥无几了。
德川家纲早就重视到九州联军的设备耗损一样庞大,但对方却仿佛能源源不竭地获得弥补。
比较难办的是纪州、水户两家旁支,遵循过往的端方,家主身后本应由现任幕府将军指定继位者,但纪州德川家家主没有子嗣,另行指定继位者恐会难以服众。
因而两边很快就达成了和谈,这让德川家纲总算是缓了一口气。
幕府在财务上的宽裕仿佛也在对方的预感当中,两国使者很快表示,固然这批军器不能还价还价,但幕府如果有付出困难,那延期或分期付出也不是不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