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已经在筹办返国的李凒,其营地俄然就变得门庭若市,九州各家藩主轮番登门拜访,竟然都是来向他咨询出兵协防的事。
至于想让对马藩从中牵线搭桥联络朝鲜人的要求,宗义真也是十足婉拒。
独一让李凒稍感不安的是,如果要对全部九州实施军援,那么出兵范围必定不小,并且面对实战,还不能用那些二三线的军队来充数。从海内抽调大量作战军队以后,必然导致防备空虚。
至于战役前期会不会有直接参战的机遇,能不能从这场战役中获得更多的收益,李凒并不担忧。
九州是日本列岛间隔朝鲜比来的地区,这几家跟朝鲜之间的来往也实在很多。不管是壬辰倭乱时充当入侵朝鲜的前锋,还是朝鲜傍上海汉以后成为日本对朝贸易的流派,这几家都是走在了最前面。
其他几家是否引入朝鲜军当后盾,乃至直接参战,宗义真必定不会替他们背这口锅,当即便把干系撇得干清干净,让他们自行去找石迪文叨教。
朝鲜那边又不是无偿出兵,互换前提开了一大堆,费了很多口水才达成了合作和谈,宗义真可没兴趣替其他藩再去跟李凒构和一次。
如果是海汉成心为之,那他们就得当真考虑引入朝鲜军以后的安排了,特别是战后的好处分派题目,毫不能让朝鲜这个外人喧宾夺主。
仿佛是晓得李凒的难处,海汉很适时地给他奉上了一颗放心丸。
说到这个题目,宗义真倒是底气实足。拉朝鲜人入场本就是石迪文提的点子,绝对不是对马藩肆意妄为,想玩甚么先斩后奏的把戏。
并且李凒的设法与对方一样,既然有海汉从中作保,那么也不消担忧对方毁约。
因而这几家开完会以后,藩主们便陆连续续找到了石迪文这里,或单刀直入,或拐弯抹角,扣问他对引入朝鲜军协防的观点。
而对马藩引入朝鲜军协防的做法,无疑是突破了九州各藩的默契,但考虑到朝鲜军的确脱手击退了幕府军,替对马藩保住故乡的究竟,直接喷宗义真仿佛也不太合适。
“现阶段只要出兵协防就好,等九州联军在火线渐渐磨,耗损越大,对我们的依靠就越大,到战役前期我们想做点甚么,他们也有力禁止了。”
几家藩主内心各有筹算,却没人情愿问出阿谁最关头的题目,末端还是几人中年纪最小的熊本藩藩主细川纲利主动提出了题目。
他在北九州观战这段时候,早就把九州联军这几家的气力看破了。这几家固然得了海汉的军事援助,但毕竟光阴太短,未成气候,编练的那点新军用来盘据一方是充足了,但要颠覆幕府的统治,在疆场上完整打败兵力数倍于己的敌军,却还贫乏充足的战役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