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成武担忧此中有诈,但又不肯回绝这类奉上门来的功德。毕竟拿下巢县后,大船便可通过巢县境内的裕溪河,从长江直接驶入巢湖。
石成武收到动静后也大为震惊,他占据和州后已经暂无持续攻打周边地区的筹算,就连和州下辖的含山县,也是直到明天赋有一个步兵连进驻到县城内,完成了对本地的实际节制。
不过石成武当然不会揭露这层究竟,只要愿降,海汉天然会以礼相待,安排个官职也不是甚么难事。
就在和州易主五天以后,与其相邻的庐州府巢县,本地知县甘开东竟然主动联络了仍在和州的石成武,称情愿献城请降,由海汉领受巢县。
至于县衙高低,满是甘知县的亲信翅膀,大伙儿同气连枝,倒也不会有人在这个节骨眼上肇事。
但这类被迫的留用却在无形中起到了树模感化,动静传开以后,四周州县连续开端有人效仿巢县的做法,悄悄派人来与石成武打仗,咨询主动请降的事件。
但巢县何办究竟是个甚么样的环境,仅凭谢飞升一张嘴,石成武还是不敢全信。他又特地扣问对方,知县甘开东是否能够完整掌控巢县局势,本地驻有多少明军,另有没有甚么不成控的变数。
过了两天,从杭州发来军情局的密电。石成武与谢飞升会晤以后,就将巢县的环境上报了杭州,然后军情局立即联络了儋州,核实谢飞升当年在儋州游学的环境。
三天以后,巢县非常低调地完成了治权交代,就此划入了海汉版图。
而庐州府的府城,便位于巢湖的西北湖畔,届时就完整处于海汉水兵的兵力投送范围以内,攻打本地的难度也将大大降落。
待对方将这些环境一一先容以后,石成武才稍稍定下心来。
这差事由军情局出面筹办,效力天然不低,很快就从那家书院查到了当年的档案,乃至找到了给谢飞升教过课的讲师,根基证明了谢飞升自述的环境无误。
石成武笑了笑,毫不鄙吝地夸奖谢飞升和他的下属识大抵顾大局。
海汉固然主动停息了南京方向的军事行动,但由此所形成的余波却并未就此停歇。究竟上此次行动在大明内部所形成的影响,乃至已经远超石成武的预感。
但谢飞升回到大明后才渐渐发明,他在海汉所学到的东西,并分歧用于大明的科举考场,因此后续固然又多次插手科举测验,但终究都未能再有寸进,只能在县衙里当个初级打工仔混饭吃。
只是他完成在海汉的游学后,因为各种启事并未留下来生长,而是回到了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