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西泠吐玄机[第2页/共4页]

百知子现在还不肯定这究竟是梦是真。摇点头,拍鼓掌,搔搔乱发,抬头看看天,已是拂晓时分,重新把白西风的言语梳理一回,又不由得踌躇起来。这孺子说来轻易找来难,我要先从那里开端呢。一阵晨风吹来,百知子恍然大悟,这洛城当中武林大师不下三户,若和着很多要求的唯有他家。

现在,枫林渡翠玉石之上劈面盘膝而坐的与其说是人,还不如说是雕像。一人白衣胜雪,须发皆白,固然风烈烈,但一袭白衣涓滴不为风所动,自天然然的搭垂在身上,不但如此,就连长可及胸的髯毛也在风中天然下垂。这老者恰是白西风。不动的衣服,不动的髯毛,吹得树叶沙沙作响的风,这本不该一起呈现的气象,在老者微闭的面前仿佛都很普通。

“当年达摩老祖一苇渡江,成绩了少林寺极盛威名。这一苇渡江只是轻身工夫的一种,比之窈矫神龙有过之而无不及,先人皆知少林由达摩故乡传播下七十二般绝艺,但怎奈那后辈弟子大多把易筋经当作少林不传之秘,实则不然。直到五祖弘忍、六祖慧能期间,才垂垂地贯穿了易筋经实际只是强身健体的行动诀窍。但五祖弘忍传袭衣钵的体例又打断了先人对易筋经的重解。阿谁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的神秀毕竟只是一名和尚,而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的慧能才是万物皆空的神人。也恰是因为神秀和慧能,少林才有分出了南北两宗。那易筋经也因为苦修和顿悟的分歧而生出了两条门路。”至此,白西风略微顿了一下。

“长夜漫漫,正式尽话玄机之时,我老且不惧光阴易逝,你尚在中年,又何必计算这一时半刻。”百知子无言答对,他已深知此老胸罗万有,本身百知子的名号与人家比起来,的确是萤火与皓月争辉。因而,百知子只得冷静地持续听白西风言道。

百知子当即接言,“前辈邀我至此,莫非是为了报告这易筋经的神妙之处,可这与玄剑又有何干联,与白风西前辈、吴不归前辈又有何干联。”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