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个大族后辈中有很多是李宿宸的“熟人”。他们固然读得是都城中驰名的书院,却大多不学无术。常日里的策论有很多就是出自李宿宸的代笔。

又不知过了多久,本来懒洋洋坐在案前的三位监考官俄然纷繁起家。按事理,这三位监考官本该在院中轮番巡查,现在却在偷懒,听闻朝廷派来的巡监竟然来到这里,他们前一刻正清算衣衫小声抱怨着如何会跑来这里,后一刻便堆满笑容迎了上去,翻脸比翻书还快。

苏仲暄拜别之时,低声叮嘱陈郎官道:“你替我看住那位叫做李宿宸的考生。定要让他稳稳妥妥地考完,见得他的考卷被封存入库才可拜别。”

“你们看看他策论上的笔迹,再看看这小抄上的笔迹,是一样的吗?”

“水之在沟,气之于躯,实则一也。川谷导气,水土演替。天成而聚于高,归于下,疏于川谷,以脉导气,通也……”

李宿宸大略地看了看,这些考题常日里经常思考,为此也看了很多文籍。除此以外,他也经常与豪门士子以及布衣百姓们参议,对此心中早有所想,付诸于笔下不成题目。

“这……”三位考官面面相觑。

“这……天然是细查了的。只是百密一疏……百密一疏……”

“下官明白,大人放心。”

三位考官迫不及待,只想由李宿宸背了这黑锅处理了此事。

他身后的两名大理寺侍卫一左一右将这名考生带离号屋。

三名考官额上的盗汗几近要落下来了,神情极其难堪。

李宿宸身后的考生们小声在他身后说:“你在号屋里需得待上这么多天,考官要给你送水送吃的!那是给考官的送船脚!”

在皇上的眼中,苏家是清流。就是满朝文武都点头的事情,只要苏氏父子皱一皱眉头,皇上便要考量一二。当然,这也是因为当今圣上是明君,倘若换了前朝的亡国昏君,苏家这般朴重,只怕已经被满门抄斩了。

已经经历了快一整日的测验,很多考生早就弯起了背脊,暴露疲态,却在那一刻纷繁直起家来。

如许的饭菜对那些大鱼大肉的门生来讲天然是难以下咽的,但他李宿宸并没有那么娇贵。三两口将饭菜咽了下去,李宿宸埋首持续作答。

“既然胸有成竹,还要小抄做甚么,哈哈……”

李宿宸仍旧用心致志地写着策论,直到苏仲暄即将走到李宿宸身边的号屋。那是参政道洪大人的远房亲戚洪涛,这家伙穿得倒是人模人样,只是苏仲暄瞥一眼他写的字,再抬眼,寒光扫过,这位洪涛仁兄心中的惶恐就如同他的名字普通。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