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翩然而去,路转回天台[第3页/共3页]

道家一贯自在随便,念起随心,便是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也要顺其本意,收这么一个小门徒,想来也是不错。

道隐真人之名早已闻名于朝野,本日听闻钦天监言及,天子才恍然大悟,司马承祯曾为先皇诊治恶疾,当端的妙手还春。

杜祯闻听祖母的话,恭恭敬敬地走到司马先生面前,伏地拜了几拜。六合君亲师,师徒如父子,对待教员要像对待父亲普通,不然就是欺师叛道,那是要被世人所嘲笑和鄙弃的。

世人都是一头雾水,非常不解,比及来到前厅时,老夫人和家主杜子维早已端坐在主位之上。客座上有一中年羽士,白面长须,美资容,仙风道骨,与老夫人和家主相谈自如,十一郎杜祯正侍立在一旁。

“祯儿,你在各位长辈面前给司马先生施礼吧,今后你便是玄门中人,须尊师重道,勿要玩皮。”

司马承祯见小小少年拜倒在本身面前,赶紧搀起。于司马承祯来讲,倒是至心喜好此子,杜祯当然与玄门道家缘法深重,能承本身衣钵不断,也确无尘凡之福,但是收其入门,倒是司马承祯的本意,

且说杜祯跟从道隐真人司马承祯告别家人,分开长安。司马承祯作为道家一脉宗主,名声甚隆。当朝天子知其有拜别之意,挽留不得,只好做罢,遣近侍为其送行。

不知何时,杜子维站在老婆崔氏身边,少年伉俪,中年送子,此情此景,使得伉俪二人不知不觉十指相扣,仿佛又回到了阿谁“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的新婚之日,现在后代都已是翩然少年,当年的青丝红颜早已安葬了流淌的工夫里......

因其与杜子维有故交,固在长安这段光阴,一向居于杜府。

杜府以儒持家,有礼有度,自与旁人分歧,长辈在上,小辈们只要垂手而立,就连最受宠嬖的杜祯也不例外。

武后时,召至京邑,亲降手敕,赞其道行高深,睿宗时,召至宫中,扣问阴阳法术与理国之事。答曰,阴阳法术为异端,理国当以仁为本。

就连与司马承祯同为“仙中十友”的诗仙李白也曾高吟“龙楼凤阙不肯住,高涨直欲露台去”的神驰之情,并在露台结庐而居。

因而立即颁下旨意,派身边近卫,星夜兼程赶往露台玉霄峰。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