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剩下现在的嫡派一支,老太爷和老太太也于几年前接踵过世,几个庶子也接踵离家各自度日,都城里只剩下董长清一家。
小儿子董文渊是嫡出,长得虎头虎脑,结实得跟个小老虎普通,聪明聪明极讨人喜好。
“恭喜大蜜斯当选了,按说本该向大蜜斯您施礼道贺的,可我这身子,还请蜜斯包涵才是”,张氏说罢,双手抚摩着本身的肚子,脸上不乏对劲之色。
皇后和皇上大婚三年无子,太后早就有所不满,现在太后提出选秀,皇后心内虽有委曲,但还是强端着贤德漂亮,应了下来。
董家人丁也极其简朴,除了董夫人,就只要两房姨娘,董夫人除了董如怡,还育有嫡子董文渊,本年才四岁。
董家现在也算不得朝廷新贵,更算不得世家大族。只不过是清贵之家罢了,傍门左支皆早已落没。
“我的闺女长大了,顿时就要入宫了,我们董家世世代代都未曾有过这等光荣,怡儿,娘的好孩子,一转眼啊,你就从这么一点,长成大女人了,就要分开娘了……”,董夫人说着,用手比划着,眼眶泛红,嘴角还挂着一丝苦涩略带勉强的笑。
“大蜜斯!”,扶着张氏的丫环微微屈膝,施礼道。
她晓得母亲红了眼眶,并非完整因为舍不得本身,必定另有别的启事,自不必说,她也不点破,只是轻柔暖暖地欣喜着母亲。
董如怡一进门,便瞥见母亲坐在软榻上,看着窗外,眼眶微红,手里的针线,也撂开了。
一大早,宫里的肩舆就来接了,秀女服都是一早做好了送来的,连发式也有同一的规定,如许打扮起来,不丢脸也不出挑,但是却给人一种清平淡淡暖和和和的感受,让人看了极其舒畅。
张氏见状,一阵气结,冷哼一声,便也扬长而去,眼眸中却闪现出,旁人没法发觉到的野心和狠厉。
“娘,张氏好久都不来了,本日她来做甚么?”,董如怡悄悄走上前,将针线框子收了起来,问母亲。
而张氏自打有身以后就再也不来,碍着有身,谁也不好说甚么,是以,董如怡才有此一问。
“那是天然,娘也不必过分伤感,进了宫又不是不能见面了,何况文渊还小,娘还要操心管束着呢”,董如怡笑着说道。
是以,几人有条不紊地清算了一番,董如怡拜别了家人,就坐上了宫里的肩舆。
母女二人又闲闲地坐着说了会话,没过一会儿,便有人来宣旨,母女二人才在丫环婆子的簇拥下朝门口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