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城并不是很大,只走了一会儿,姜白便看到了琳琅书局的红布幌子。
琳琅书局门口,一个高瘦中年人正抱着一叠报刊,向来往行人大声呼喊:“最新一期《江湖时评》!问竹仆人亲身受权!临沧城独家首发!刊尾附赠《兵器谱》排名!走过路过莫错过……”
院子内一众少年面面相觑,有的神采木然,只感觉郑夫子不测埠讲了些无聊的废话,有的少年则冷静回味着夫子的话,悄悄握紧了拳头。
“上善若水。”
“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世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姜白撂下笔,悄悄伸了个懒腰,趴在了书桌上面。
“别忘了我的剑法书!”秀秀弥补了一句。
等此次交稿今后,我就能攒够三十两银子,加上翟小胖和秀秀偷偷攒下来的十几两银子,充足我们去淘些武功秘笈修炼了!秀秀最神驰江湖女侠,必定要淘一本剑法,小胖那么怕死,金钟罩铁布衫之类的硬功最合适他了,我嘛……点穴术或者轻功都在第一挑选的序列!
终究脱稿了!
“那你快去!先赢利!”小胖道。
“好了,本日的功课到此为止了!”
在姜白的胡思乱想中,郑老夫子结束了明天的讲学,笑眯眯地望着很多从打盹中规复过来的门生,却没有像平常一样转成分开。
书院的院落非常狭小,陈旧的院墙下塞满了的桌子凳子,三十余名少年学子神采各别,有的打打盹,有的当真聆听夫子讲学,另有的则望着墙角的蜘蛛网怔怔入迷。
和院子里大多数学子不异,姜白看上去十五六岁的年纪,穿戴非常浅显。他写字速率极快,常常郑老夫子才温文尔雅地朗读出一句道家典范,姜白桌面的纸上便写出三四列蝇头小字。
“临沧书院为官立书院,意在推行笔墨教养。在坐的你们皆是豪门后辈,或出身农户,或工匠之家,或为镖师之子……能够在此读书,具有考取功名窜改豪门运气的机遇,实在来之不易!”
“就是,就是!”翟小胖点头拥戴道,“小白,我们快去荒庙练功吧!”
姜白如遭雷击,呆立当场。
一上午写了五千字,手好酸……
临沧书院的天井里,郑老夫子一袭儒雅青衫,声音平和地朗读着《品德经》。
“上善若水,夫子你必然不晓得,写书也要水啊!”姜白趴在桌上小声嘀咕道,“以我的笔力,一个配角杀胡匪的小情节,明显两千字就充足描述了,商老板却要我起码写够三个回目,并且每一回都要在关头时候留下牵挂,说如许才合适上报发行的标准!哼,我看他就是看这本书连载结果不错,想从配角‘塞北第一刀’身上压榨出更多的银子吧!真是无奸不商,怪不得姓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