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站在一旁的柳辰俄然出声道。

安小轩胸有成竹地微微一笑,“没错,前人们也提出了生命能够存在其他的形状。但再以后的宇宙微调征象证了然,若非颠末经心肠设想,就连我们这个宇宙的存在都能够说是一个绝对不成能产生的事件。”

“就算那样,影响的也只不过是中高纬度地区的水生生物罢了。至于泥土,植物――包含很多植物――都是能够分开泥土糊口的啊。”艾逸慢悠悠地说,“何况亿万年的退化过程中必定会呈现合适凭借冰与石保存的新物种…”

“啊对,谐振能量只要降落4%,碳原子就没法天生,更别提我们这些碳基生物了。”安小轩获得场外援助,顺利地把话接完了。

“古今中外,既然不竭有宣称见过它们的人,那么总该有个出处吧…”安小轩边说边堕入了深思。假定真的存在这类生命形状,该如何为此构建一个公道的实际解释呢?唉。

“唔,我们已知的统统生命都需求水来停止心机活动。固然水的化学布局很简朴――两个氢原子加一个氧原子罢了――但它的性子却非常特别。”

“别的恒星的能量来源于核聚变――详细来讲,是将氢0.007%的质量化为能量。假定这个转换率降落少量――比如降到0.006%――氢就不会化成氦,那样宇宙中将只要氢元素。相反,若将程度略微进步到0.008%,氢分子就会猖獗地与别的分子连络,统统的氢很快都会被用尽。”

“我又没见过。”徐诺耸耸肩,“话说,你信赖幽灵幽灵么?”

艾逸似笑非笑,不觉得然地摇点头:“我们和四周这些动植物都是碳基的,并不料味着生命就不能是别的情势。没准石头也是某种生命体,或者有液态人,乃至电磁波幽灵…”

“…呃,刚才柳辰师兄实在都已经提到了。比如万有引力是将恒星向内拉扯,而电磁力则是将物质往外喷发,只要这两种力达到一个悠长的均衡点,恒星才气够保存。而这类均衡是很奥妙的,只要偏差一点点――10的40次方分之一――统统恒星就会变成可骇的红巨星或是蓝巨星。”

比拟左边的极简主义气势,屋子的右半边乱得的确像个成品回收站。一台大型3d打印机占有了正中心的位置,四周则堆满了各种用处未知的支架、容器、透镜、薄膜和电子元件,几近连落脚的处所都没有。

徐诺正在红砖小楼外探头探脑,看到安小轩出来立即扑了上去:“嘿,你公然在这!艾大师也在内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