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道:“此事不难,且合适百姓百姓之意,还请甄医仙、杨夫人、二位少侠随我回京。”
赵佶会心道:“此举甚妙。”
甄玥笑道:“既然李大人亲身前来,草民等该当顺服。”
唐青梅道:“不知云燕女人身在那边,但愿其过得安好。”
唐青梅道:“不管如何,怜玉姐一年也得来一次淮西,不然,让青梅多么顾虑啊。”
赵佶解下腰间宝剑,递与李怜玉,道:“李怜玉听旨。”
李怜玉道:“昔日玄天门一战,除了水寒之以外,惟剩蔡京与童贯二人,而水寒之,早已被我宽恕,但愿其与叶师弟能过得安然幸运,与世无争。”
甄玥道:“依草民鄙意,皇上此时务须亲贤臣、远小人,以激起举国保护社稷之志。前朝六贼若诛,倾国百姓必当戴德戴德,大宋军队一出,无不箪食壶浆夹道相迎。天慕委曲若得昭雪,六合正气便会重归,天下有志男儿必将竞相参军,状我大宋雄威。”
唐青梅道:“甄玥姐常常皆有通俗的思虑,当真令青梅万分佩服。”
甄玥道:“不知不觉,回想比将来更加令民气旷神怡。”
赵桓道:“甄医仙言之有理。朕马上令张叔夜草拟圣旨,为杨天慕将军昭雪。至于诛杀六贼一事,甄医仙有何高见?”
在分开燕山府以后,康百里一人返回大理,叶风则转道青州与水寒之汇合。甄玥、李怜玉、唐青梅、莫如秋四人一起缓缓南行,燕山府沦陷一事在甄玥与李怜玉心中久久不能健忘。
李纲道:“靖康。”
李纲道:“皇上已言,甄医仙如有何要求,尽可满足。”
甄玥道:“圣上让李大人找寻我等,所为何事?”
甄玥道:“微臣等定不负皇上重托。”
甄玥道:“狡兔死,喽啰烹,这是千古稳定的事理,当今金军南侵势如破竹,皇上看在你我在百姓兵士心中的名誉,不得不重用你我,比及金军一退,你我又会是多么境遇,有谁能知?”
甄玥、李怜玉、唐青梅、莫如秋四人一起温情不竭,笑语不断,缓缓走回揽月楼。入夜,四人临窗痛饮,多少旧景浮上心头。(未完待续。)
李怜玉笑道:“知我者,莫过于姐姐也。”
李怜玉笑道:“姐姐,你看青梅这般挖苦我,你不帮帮我么?”
甄玥稍作凝神,道:“普天之下,那里皆是我的家,而那里,又皆不是我的家。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我亦不知我本身该要去往那边。也许,你等安好,便是我的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