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济旧地和新罗境内的百姓已经逐步风俗了大唐的统治。

“所谓‘乱世用重典’,百济、新罗之地百战之地,百姓流浪失所,匪盗频出……我大唐治下岂可有皋牢之地?儿觉得此次送去的青年官吏才调都是极好的,但还未曾经历过战乱,若没有大唐将士庇护,不免又重蹈王文度之覆侧……”

刘仁轨本来就对苏定方这类匪贼习性很不感冒,当下就上书李小九陛下宽恕了黑齿常之的罪恶,让其在军前效力,戴罪建功。

倒是李二胖同窗,吴诩真不晓得这娃一脸纠结的神采是如何回事,话说这么高深莫测的话题,这娃真的听得懂吗?

这是后话。

焦头烂额的中大兄皇太子费了偌大力量摆平了谋反和兵变后,当机立断以谋反之名杀了对其在朝职位有极大威胁的孝德天皇的儿子有间皇子,这才把倭国的权益紧紧抓在了手里。不过,中大兄皇太子并没有顺势称帝,而是以皇太子身份‘称制’,并将都城迁至奈良县飞鸟城。至此,倭国君主集权的政治体系已经初现端倪。

“高句丽,失群之狼……倭国……”说到这里,李贤小朋友皱起了细细的眉,脸上暴露讨厌之色,“豺狗恶犬之流,必须除之!”

李小九陛下当即允了刘仁轨的要求,还封了黑齿常之宁远将军,命其带领本部在刘仁轨麾下效命。

她忍不住拍拍儿子挺直的背脊,赞道:“好儿子,你真聪明!”

而派往百济的百来名青年官吏,很快就在百济五都督府所辖的三十七个郡县站稳了脚根,不但把流浪失所的百姓都召回了客籍,还趁机招揽了很多亲大唐的豪侠之士充当各府衙的保护。

想到这里,吴诩忍不住逗弄之心大起,伸手捏住二胖同窗的小圆脸,笑着问他:“二郎,你在想甚么?”

武敏之且非论,吴诩信赖以这小子的聪明才干,只要略微动动脑筋就能明白她跟李小九不会顿时增兵半岛的启事了。

而这孩子到底是受几个大小狐狸教诲过的,偶然候对政事的观点深切得让他爹李小九陛下也感慨不已。

“姑母,我想……”武敏之的话刚出口,坐在他上边的太子殿下俄然瞪了他一眼。

小吴同窗此时早过了怀胎头三个月的伤害期,又开端参知政事。

“兵是必然要派的,不过不是现在……”吴诩向自家儿子眨眨眼,还想卖个关子。

“阿娘,儿觉得现在百济局势庞大,倭国用心叵测,高句丽又在后虎视眈眈,须请阿爹下旨,再调些兵马畴昔……”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