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丰不肯投降那是百分之一百的,他这个百济王还是多亏倭人的搀扶当上的,他要不是扶余义慈的亲儿子,估计鬼室福信早就自主为王了。而大唐有了扶余义慈和扶余隆当政治招牌就已经够了,扶余丰投降了就唯有死路一条。
刘仁轨军竟像是早推测周留城会大乱一样,早已守在了城门外。
与此同时,大唐当局还明诏天下,册封前百济国世子扶余隆为百济郡公,随孙仁师出征,收伏百济残存背叛权势。
周留城城门一开,刘仁轨的副将立即带着马队冲杀了出来,一起高呼‘投降不杀’。
固然,刘仁轨最后没有抓获伪百济王扶余丰,但这一战的斩获也相称不俗了。
本来,事到如此扶余丰已经算是篡夺了周留城的军政大权了。
实际上来讲,刘仁轨应当一鼓作气,完整踩平周留城,毁灭这诡计复国的最后一点力量。
看过《三国志》的人,大略都晓得当初曹操在赤壁是如何被周郎一把大火烧得落荒而逃,几乎丧命的,另有不利的刘备,在征东吴的时候,是如何被小将陆逊一把大火烧得灰头土脸,跑回白帝城就挂掉的……
刘仁轨自从领熊津府后,在百济这片地盘上一向名声在外,杀乱纪之军,收黑齿常之,几次狠揍鬼室福信和道琛之军,现在又把百济复国的最后一点力量全数围死在周留城中……
“想不到小小倭国能拿出这么多兵马船只来……”吴诩当然不信赖小日本能派出这么多兵马船只来,可少就算打个半数,也有五百多只大船和十万兵马吧?
“阿武,你觉得倭国的战船能跟大唐比拟吗?”李小九陛下一听吴诩的忧愁,不由嗤笑一声。
到了李小九这一代,监作大匠的程度更是日新月异,加上吴诩一再建议加大科研支出,现在大唐的造船技术绝对是天下最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