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英觉得,宗亲们肯坐以待毙等贤人撤藩么?”
有了李冲这个先例,很多被要求进京的藩王也依葫芦画瓢,都找了各种借口不肯到长安来,只是派了自家不太受正视的子侄插手燕太妃的葬礼罢了。
当然,东宫毕竟还没有入驻太子妃,更多后院的事也不是外人能晓得的。
狄郎君听到这话,脸上顿时红了,也不知是羞的还是恼的。
神龙三年六月,并州、豫州、越州等地呈现百年难遇的旱情。
既然,此次韩王叔主动来信,怕是已经有了筹办……
“你觉得就凭我等藩地的这点卫军能与朝廷相对抗么?!”
看到狄仁杰不附和的神采,李相公不由摇点头――公然还需求历练啊这娃。
“太子,此事干系严峻……除了这些语焉不详的私信,可另有别的证据?”
而此时,长孙氏又道:“大王有所不知,据妾刺探所知,现在大明宫的禁卫大统领仍然从缺,但是副统领之位,那位成心汲引英国公之孙……”
“但是……”李贞原另有些踌躇,但他家王妃接下来的一席话就让他下定了决计。
说来,眼下的局势要想策动一钞宫变’,也不是甚么异想天开的事。
现在宫中统领已经不是武帝的亲信武敏之了,而是李氏宗亲的一个小辈,既然姓‘李’,那么李贞就有掌控将那人争夺过来。即便压服不了对方反武,起码也能让对方保持中立不作为――就像当年的李绩一样。
就算他想去禁止也已经来不及了,可爱!
李冲再接再厉道:“自上皇搬家终南山,宗亲老臣早有不满,而十一叔祖久在中枢,断不会无的放矢,阿爹……”
“阿娘说的是啊,现在太宗诸子惟阿爹您尚在,且受封三公,武氏怎能不顾忌?”李冲又道:“武氏气度狭小,待自家氏族尚不容情,何况我等?”
“阿爹,干吧!”李冲幼年气盛,也不等他爹李贞理清思路,就开口道:“上皇退位也就罢了,竟然把皇位给了武氏,这如何对得起宗庙社稷?您但是太宗天子的骨肉啊……”
李三郎冷冷一笑,最后道:“怀英如果不信,无妨等着看吧!”
“当然不肯!”不等狄仁杰回话,李三郎斩钉截铁道:“你觉得贤人收了各藩的兵权,鼎新了兵制,那些宗室就没体例了吗?”
“以今上的性子,还不需求捏造证据,构陷他们。”
“先前,武氏初登帝位,帝国高低支撑武氏者甚众,故而阿爹您和众叔伯祖未有妄动,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