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村民可不晓得这些,计算了一下,发明本身家一个月起码有一两多的分外收益。乐得一个个直说李繁华的好话,李繁华这村长的位置但是稳如泰山啊。与此同时,周家的名誉因为这白花花的银子,也跟着不竭上升。
周李氏看着她把玩着绣姐儿的荷包,拍了鼓掌,“决定了,从明天起,娘就教你们绣花啊,免得你们出嫁后被人嫌弃连个手帕都不会绣。”
安宁也很高兴,好歹多了一个小火伴了。白绣姐大抵感觉这都是安宁的功绩,还特地送了她一个本身做的荷包。
绣姐儿在搬场酒后,也经常上门来。在她送了荷包给安宁后,仿佛就把安宁当作本身的朋友了。
礼尚来往,她也先教绣姐儿一些算帐本领和写本身的名字,周慧则是送她一盆本身种的兰花。
这一家真是傻蛋啊,白白的赢利机遇送出去……不对,如何能够说人傻呢,是仁慈。
安宁也没有筹算一下子给她洗脑过来的设法,只能潜移默化窜改她。让她更加高兴的是,明天见到了白大娘的孙女白绣姐,绣姐儿奉告她,她奶奶和娘已经同意让她下个月一同去书院里学点本领了。看得出她对此非常等候,双眼都闪动着比星星还亮的光芒。
绣姐儿的绣工又不错,是以安宁也经常拉着周慧一起向她就教,这极大的满足了绣姐儿的虚荣心,她老是一边说着“你们呀,真是笨,这个都不会”,一边细细地跟她们讲授,半点都不藏私。
另一边,村长李繁华也将出缸的第一批酱油给卖了出去。他也是有魄力的人,不像周家第一次做只做几十斤,村长是直接做了一千斤的酱油。幸亏上天还是非常保佑他,这一批的酱油好歹还算不错,拿来做菜口感也很好。
周李氏他们想到人家一家大小(起码有十人)辛辛苦苦做酱油,一个月二十两并不过分,一个个表示村长真是个一心为民的大好人啊,甚么本钱,他们底子就不晓得。
有来有往才是相处之道,绣姐儿往他们家跑得就更加勤奋了。
安宁他们的菜肴有很多都加了酱油,是以味道天然和其别人家做出来的有些分歧。在探听出这点后,大师都不住地乐:听村长说第一批酱油要做出来了,想必到时候能够卖出好代价吧。因而那些人看着周家眼神就更和熙了。
总的来讲,这李繁华算是一个有点小私心的好人。
周慧之前学过一点,只是家里那里来那么多针线让她练习,是以技术至心不如何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