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雨寒看了李玄都一眼,朗声说道:“大晋年间,佛道之争,尤其狠恶。神霄宗祖师通真达灵先生林灵素与佛门和尚斗法,林灵素对大晋天子说:‘佛教害道,今虽不成灭,合与改正,将佛刹改成宫观,释迦改整天尊,菩萨改成大士,罗汉改尊者,僧报酬德士,皆留发顶冠执简’。天子依奏,下诏改佛为道,换衣饰,称姓氏,摆布街道录院改作品德院,僧录司改作德士司,附属品德院。不久又改尼姑为女德。皇太子上殿争之,令胡僧立藏等十二人和五台僧二人、道坚等与林灵素斗法,成果僧大失利,甘心戴冠执简。由此而言,佛道两家早在前朝就已经合流,只是因为金帐雄师南下方才间断,现在不过是再续前缘,清平先生也已经说了,佛门各宗既是道门中人,也是佛门中人,并不抵触,不知两位大师为何如此难堪?”
正因为如此,玉虚斗剑的时候,李玄都曾经说过,他反对的不是儒门,也不是儒门的先贤,更不是儒门的事理,而是当下的儒门之人。先人把经念歪,满口仁义品德,却知行不一,李玄都反对的是这些人。
实在李玄都自重出江湖以来,秉承的都是能不杀人就不杀人的设法。以是澹台云说他不管如何礼敬道祖,骨子里还是遭到了儒门那一套的影响。澹台云倒也没说错,这个影响已经被儒门的先贤们说透了。亚圣云:“禹思天下有溺者,犹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犹己饥之也。”用口语来讲,上古禹王管理水患,想到天下有溺水的人,就仿佛本身溺水。稷是谷神,想到天下有饥饿的人,就仿佛本身挨饿。故而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李玄都望向方缘。
李玄都把目光转向悟真,“悟真大师,左宗主的话你都闻声了?”
李玄都望向悟真,轻声道:“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在这个时候,外有劲敌虎视眈眈,我们可得和衷共济。悟真大师就算不看我的情面,为了自家道统传承,莫非还不肯意喝下这杯酒吗?”
悟真双手渐渐捧起了酒杯,举向李玄都。心中庞大难言,现在的李玄都终究不是阿谁在堆栈中与本身会商家有铮子的李玄都了,现在的清平先生仍然是老天师张静修、地师徐无鬼一类的人物,高坐在这终南山上,俯瞰天下。
李玄都道:“两位大师所言极是,不过我却想起了古时巫教,巫教曾经鼎盛一时,共有十一名大巫,除了巫阳以外,其他十人并称为灵山十巫。而在灵山十巫中,又有以巫彭为首的五人与巫阳并称开通六巫。巫彭等五人既是灵山十巫,也是开通六巫。以是我有一个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