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玄师太顿时脸如死灰,就连握剑的手掌都微微颤栗。
只见慧玄师太这一剑递出以后,无数金色日光竟然也受其影响,随之偏移,终究会聚于“局势至”的剑尖之上。
想到这儿,慧玄师太心中有了定见,正所谓“执火不焦指,其功在神速。尖钉入金石,聚力在一点。”如果持续迟延下去,比及“局势至”的剑意完整流散殆尽,那么可就更难取胜了,因而凝集起满身气机,会聚于手中一剑之上,便要在这一剑之间,决出胜负。
慧玄师太此时手握“局势至”,剑上剑意如流泻之水,闭鞘养意七七四十九日便能保持一炷香的时候,只见她悄悄挥剑,仅仅是仰仗剑上剑意便破开了云气,然后一剑直奔李玄都而去。
此时在云海之上立着一人,满身沐浴在金色日光之下,好似一尊金身菩萨,手中握有“局势至”,恰是慧玄师太。
李玄都当然晓得慧玄师太的心机,不过对于他而言,这些都是细枝末节,真正能决定胜负的,还是手中之剑,如果剑道不成,就算你肋生双翼又如何?
道家文籍中有大罗金仙、太乙散仙、天仙、地仙、人仙、鬼仙、神仙,唯独没有剑仙,所谓剑仙,不过是凡人见高人御剑而行,误觉得是神仙,故称剑仙。故而清微宗的老宗主李道虚被尊称为大剑仙,意义是天下剑仙之长辈,而自称紫府客的李玄都则被称作紫府剑仙,也是由此而来。
慧玄师太的一剑之下,只见那金光如海,都是禅意,好似是一张红色宣纸上被人刷了一层金漆。不过在这一层的金漆当中,另有一个极其夺目标青墨色的墨点,不管金漆如何覆盖,始终稳定色彩,如同河水中的礁石。
李玄都凛然不惧,在“北斗三十六剑诀”中少有纯粹的戍守剑式,可“太阴十三剑”中却刚好有一剑,这一剑名为“青墨三千甲”。
只见得李玄都的束发头冠自行破裂,长发披垂而下,垂至腰际,然后不见李玄都如何行动,满头长发飒然变长,足有百丈之长,继而合拢,将李玄都整小我包裹此中,千丝万缕编织成“布帛”,“布帛”叠加成“棉甲”,终究织就一只大茧将李玄都完整包裹此中。
李玄都望向慧玄师太,反手持“人间世”,道:“师太,承让。”
李玄都既然被称呼紫府剑仙,如何不会御剑而行,并且现在的他间隔天人境只剩下一步之遥,一剑足矣。
李玄都一挥袖,“青蛟”自行飞掠而出。
慧玄师太自比武以来,未曾占到半点便宜,此时又被李玄都以各种奥妙剑式拖住,已是心知肚明,正所谓盛名之下无虚士,当年的承平宗既然敢把这位紫府剑仙排在太玄榜第十人的位置,天然有其事理地点,更何况当年西北夺刀一战,堂堂“血刀”便是落败于如日中天的紫府剑仙之手,那可做不得假。如果持续如此下去,难说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