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巾帼不让须眉[第1页/共4页]

秦素浅笑道:“以是在小女子看来,不在于地师如何,或是承平道如何,而在于百姓们如何想。正所谓时势造豪杰,当年的承平道之以是能占有半壁江山,不是因为承平道长于勾惹民气,而是因为世道不公。”

统统人都是一怔,这才想起一事,李玄都出任承平宗的代宗主,于情于理,秦大蜜斯都该参加庆祝才是,却迟迟不见人影,还觉得是她另有要事在身,不会前来,没想到现在才到。

“免除百家,独尊儒术,当时候当政的该不会是你们儒家中人吧?”

听到这些话语,饶是温仁养气工夫极佳,也忍不住神采乌青。

就在这时,忽听得山道上又有承平宗知客弟子禀报:“秦大蜜斯到!”

“小女子并非对儒家有所定见,古往今来,儒家圣贤不知凡几,都要让民气生佩服。”秦素道:“张相爷就是儒家后辈,曾言:‘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痛苦。’地师为何难以成事?因为张相爷在位时,已然有了复兴气象,海晏河清,民气机定。《承平经》有言:‘廓清大乱,功高德正,是为承平。’承平世道,耕者有其田,百姓可安居乐业,谁会去冒着杀头的风险造反?即使地师本事再大,也只能堆积一批野心勃勃之人,却不成能让百姓们跟从他去造反,强行动之就是逆势而为。如果天下大乱,百姓流连失所,饿殍遍野,就算没有地师,也会有其别人出来反叛造反,一呼百应,这便是局势所趋。此为天道至理,大祭酒安得不明?现在大祭酒不思当政之人不能安民之过,却要究查百姓造反之错,莫非百姓们在活不下去的时候,只能活活饿死才算是守端方吗?”

当年承平道与正一道一南一北并立于世,承平道祖师自称大贤能师,正一道祖师自称大天师。为辨别后代,第一代天师称为祖天师,第二代天师称为嗣天师,第三代天师称为系天师,又合称“三师”。

温仁望向张静修,道:“大天师,你应晓得这《大道家令戒》是谁所作吧?”

张静修刚才被温仁用系天师的名头压了一回,心中自是不快,此时便顺着秦素的话说道:“当年重阳祖师创建全真道之前,曾起兵抵挡金帐汗国,如果说承平道分歧端方,那么正一道、全真道全都分歧端方了,莫非大祭酒酒徒之意不在酒,不是反对李先生做承平宗的宗主,实是要将我道门今后除名?”

最后一句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几近让人不敢信赖是从一名女子口中说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