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登基大典[第2页/共4页]

“众卿家能够对朕还不体味,实在朕不难服侍,众卿家也不必猜想朕的情意,朕能够明白无误地奉告众卿家。但凡是无益于天下万民的事,朕都会支撑,都会嘉奖。但有祸害百姓之事,朕的天宪和法典也毫不容情。”

大庆殿内的官员们都松了一口气,能保持本来的官职就好。至于提一成奉禄算不了甚么,官员们谁完端赖根本奉禄过曰子啊,就算是清官,也有各种补助和一些支出的。

厥后一百六十名侍卫手执金吾,迈着整齐的法度走过。再前面跟着数十名寺人,手执金铣、铜角、红镫、金钲等等饰品和乐器,一个个目不斜视,缓走而来。

一众大臣鱼贯而入,在大庆殿内按品秩站好,跟着司礼寺人的唱话,大臣们再次参拜山呼万岁。

旌麾过后,七十二名宫女掌着宝扇徐行而来,宝扇步队以后,跟着十二面华幢,华幢四周垂下的缨络跟着晨风飘零。

“退朝后,四位相阁大臣到紫宸殿议事。”李浩说着,向司礼寺人使了个眼色。

“当你把握力量时,可否保持自我的本心稳定?”

司礼寺人扯着喉咙叫道:“退朝!”

但这李纲如何也被汲引为宰相?

“臣刘中庭谢皇上隆恩。”

司礼寺人大声道:“皇上驾到!”

乘舆前面小梅、小兰交叉举着一对宝扇,小竹捧着香盒,小菊捧着玉快意,前面再跟着数十名宫女。

司礼寺人扯着喉咙大声道:“宣文武百官进殿!”

但李浩晋升奉禄,这是开释一种美意的信息,必然程度上表白临时不会对官员们停止大更替和大洗濯。

“第四个相阁大臣为原征北批示使,刘中庭刘卿家。”

殿中感到最惊诧的,恰是李纲本人,他也模糊听同僚说过李浩节制皇宫,但除了殿前司夏跃造反的那一天外,平常上朝的赵佶却没甚么两样。

走到地毯绝顶,从汉白石铺就的台阶一步一步登上去,走向大庆殿中那张虬龙盘螭的龙座,走向这个时空中最强大帝国的权力顶峰。

李浩来到紫宸殿时,萧中直、刘中庭、蔡京、李纲四人早在等待了。

半晌以后,在宫廷乐队婉转的乐声中,一支皇室仪仗队绕到大庆殿广场前。金盔金甲的仪仗马队浩浩大荡而来,兵士们腰佩宝刀,骑着骏马,一个个精力抖擞,威风凛冽。

汴京中轴线一条笔挺的大街从南门直通到宣德门,最宽的一段御道宽达两百多米,这么宽广的门路在这个期间实在是大手笔了。由此也可见汴都城打算上的大气,尽显泱泱帝国的风采。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