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说了几句话,约了今后得空再聚,便筹算散了,毕竟这地儿并不是说话的处所。

只是昔日的四大异姓王现在只余北静和南安两府,只是安排罢了,并无实权在手,再加下水汐又是庶出,虽有郡主的名头,却无甚宠嬖在身,水溶想给她找个好夫婿,倒不轻易。

冯紫兰和文康秀现在都是妊妇,只不过冯紫兰已经是第二胎了。

待得席散,裘卿妤已伴随皇后先行回宫,黛玉和太子妃也筹办跟上,她们的儿子和女儿,可还在皇后宫里,要去接返来呢。

冯紫兰、文康秀和水汐三人告别出宫,黛玉则和太子妃一同往皇后宫里去接各自的孩子。

临走,黛玉和太子妃慢了几步,和水汐、冯紫兰、文康秀说了几句话。

文康秀的这门婚事,也算得上是一段嘉话,黛玉自也是听闻了的。要说,这才是行事之道,黛玉颇不明白,有些戏文中,怎的有那状元郎,能够坦白家中已娶妻生子的究竟,或尚公主、或娶得宰相之女的?慢说甚么路途悠远探查不易,作为天子、宰相,嫁女儿是那么草率的事情吗?派人查探一番,通过驿站快马而去,难不成还能比状元郎当初进京赶考还难?便是费事一些,总也是值得的吧。可见,这戏文中的天子、宰相,对女儿的心疼正视,恐怕也是有限。

黛玉勉强一笑,道:“公主意谅,我的母妃还在皇后娘娘处等我接了女儿一同归家,实在不宜担搁。不知一梦公主有甚么话要对我说?但说无妨。”黛玉自认和一梦并无友情,没甚么话是需求避着人说的,无事倒叫人推断,反为不美。

而彼时闻母娘家侄儿被人利用沾了赌,欠下了巨额的赌债,又见闻家彼时实在是力有未逮,帮不上忙,不得已退了亲,将女儿嫁给了一个富户,借其帮手才算是还清了债务。只闻母闻得此事,心下郁结,病又不由得重了几分,终究没能熬畴昔。闻父丧妻之痛,熬了一年,也是放手人寰。

文大学士是当年的主考官,算是闻聿的座师,以嫡孙女下嫁,闻聿天然是情愿的,但也将家世及平生经历都安然相告,所言和文大学士叫人刺探得几无不同,如此文家更赏识闻聿的品德,就此定下闻聿和文康秀两人的婚事,待得文康秀及笄,便给他们完了婚。

水汐自小便不是热忱的人,和她们相处总感觉隔了点儿甚么,以是黛玉与她也全不似和冯紫兰、文康秀等人那般靠近。特别水汐现在又要嫁进保龄侯府,一想到保龄侯对贾母几近言听计从,保龄侯府和贾家干系之近让黛玉便感觉她和水汐之间的情分,怕又要磨掉几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