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杀还是赏?该如何处置?[第1页/共8页]

“如果遵循诸位大人的说法,只看到李某一些权宜做法,而妄加究查,一来寒了勤王将士之心,二来,一旦激起兵变,李某所部之兵战力刁悍,且又不听朝廷节制,万一鼓噪起来,何人前去弹压?!是你,是你还是你?”

“下官等是读书人,这些事情,天然是有兵部的卤莽武夫去做。”

“明曰陛下要在华盖殿早朝,商讨如何犒赏李某,诸位学兄,门生觉得,对于李某如许的乱臣贼子,粉碎祖宗轨制之人,不杀不敷以君子心!”

空出来的辎重车上,堆满了各式百般的盔甲,棉甲、镶铁棉甲、锁子甲、铁盔,为数多达七八千件的盔甲在辎重车上堆积起一座座小山,和那些缉获的兵器一样,让各镇军马看得直流口水,却又无可何如。

明天早朝的议题实在早在昨晚就已经尽人皆知,会商一下对李守汉应当如何封赏,以酬庸其军功。

十几个庞大的木架子,上面一排排的钉着木条,每一根木条上,都用绳索紧紧的绑扎着十余颗建奴的人头,人头在八月春季的风中来回摆动着,呲牙咧嘴的狰狞面庞,让围观的人们既严峻又感到镇静。

“慌甚么?!”

“小子,学着点,这都是平曰里多留意的原因。”鬼见愁朝四外望了一圈,“实话奉告你,这南中军的来源,差未几已经在你师父我肚子里了!只不过,要找些干证罢了!”

薛国观很不客气的用手指导着几位御史,他是这些人的下属,怒斥起来天然是得心应手。

读着南中军报捷的文书,从兵部到内阁、司礼监,一向到崇祯天子本人,都目瞪口呆。如许的战果,是戋戋三千余战兵在三五千义勇百姓(守汉将那些民夫的角色晋升到了义勇的程度上)的帮部下获得的吗?

“这个?不好说,得看您肯花多少钱了。”

目睹的有着素仇东林之名的薛国观将几个东林出身的御史回嘴的哑口无言,温体仁也是面带浅笑。

当崇祯天子方才说出了这个议题的时候,御史中便有人按捺不住。

因而,郎中主事们,少不得将部下的书办调集来,再发一通狠。

令率军北上勤王的总理卢象升,接任宣大总督,往天津将畏缩不前,畏敌如虎的前总督梁廷栋军前斩首示众!

“传旨!明发邸报!我军于运河大捷!”

“鄙人在礼部,也曾听闻南边诸多藩属哭诉陈情,言李某擅开边衅,灭国无数,祖宗留下的三宣六慰,现在也就剩下了缅甸一处!”

三五个月?那不是老子都快被发配走到琼州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