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情愿以身家性命包管,十万银元已足敷利用。”李邦华倒是一副板上钉钉的笃定模样,看得一旁的周延儒、陈新甲等内阁大佬不由得心中阵阵嘲笑。别人二十万一定能够办的下来的事情,你竟然大言不惭的说十万就够了。就算你本身不贪污,莫非各个环节的主管、经手职员就要和你一样当真是两袖清风吗?周延儒、陈新甲、陈演等人抱定了态度,要看这个新近进入内阁的家伙栽上一个大跟头。
同其他大明官员比拟,此人倒是个勇于任事的。
左良玉在京一样有一个平贼镇的会馆,内里差人很大一部分职责,便是为平贼镇军马四周驰驱鼓吹。不然,以左良玉的军纪废弛,战绩不稳,劫夺州县,所过之处几近成为一片白地的气势,倒是在朝中诸公眼中视为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一副国之柱石、军中大将的印象,乃至有人无耻的喊出了南李北左的并称。除了本身兵马浩繁,一定没有这些人的功绩。
“李总宪,万岁面前,切不成随便妄言啊!”王德化美意的提示了一句。
魏藻德善于词令,极有辩才,很能猜想崇帝心机,也常常总能逢迎,以是一样简在帝心,固然现在最得宠的是内阁首辅周延儒,但二人非一部之尊,却也不落下风。
大明固然有邸报之设,由通政司办理,但凡是朝廷大事,邸报上都有反应。但是,邸报却也有些弊端。一曰内容伶仃,大多是些官员奏疏、上任、夺职、入狱之类的动静,并且字数少,每期字数不过五千到一万字。二曰代价高贵。如果没有浏览邸报资格之人到通政司每抄一次邸报,代价也不便宜。特别外埠州县。每年需求抄报银上百两。
崇祯听了这话,眉头立即舒展在一起。二十万的创办费,有这些钱,朕不如练几千新军呢!
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李邦华算是一个清流中人。汗青上李自成攻陷京师后。便作绝命诗曰:“堂堂丈夫兮圣贤为徒。忠孝大节兮誓死靡渝,临危受命兮吾无愧吾。”遂投缳而死,赠太保、吏部尚书。谥忠文,清时赐谥忠肃。
邸报内容还节制严格,不要说自行采写消息,批评的权力都没有。至于说一些大众喜闻乐见,与糊口、买卖相干的信息更是半点也无。
又是让朕掏钱!仿佛朕的内库当中藏着金山银山一样!崇祯在心中谩骂了一句,此时节,那位远在山东,被众位大臣调侃为赵匡胤的李守汉,在他的心目中显得那样的敬爱。不但办事办得好,并且向来不伸手要钱,更以巨额赋税布施朝廷。